健康咨詢描述:
看了好多醫(yī)院都說是濕疹,怎么這么難治啊,有3年了全身癢,
不知道什么治療方法更好???
濕疹是一種變態(tài)反應(yīng)性炎性皮膚病,主要特點是多形損害、對稱分布、自覺瘙癢、反復發(fā)作、易演變成慢性等。濕疹的發(fā)病原因很復雜,一般認為是由于內(nèi)在刺激因素(如病灶感染、消化不良、某些食物過敏、腸寄生蟲、服用某些藥物等)或外來刺激因素(如寒冷、毛織品、肥皂、花粉、昆蟲及某些粉末的接觸等)作用于機體而引起的皮膚變態(tài)反應(yīng)性炎癥。嬰兒濕疹又與喂食過度、洗澡過勤、衣著過暖等有關(guān)。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接觸多種刺激因素的機會很多,但是否發(fā)生濕疹,主要取決于機體的內(nèi)在因素,機體敏感性高者易于發(fā)生濕疹,而過敏體質(zhì)又與遺傳及生活、工作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guān)。自療注意事項(1)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焦慮、憂郁、創(chuàng)傷等。(2)避免用熱水洗燙及過多使用肥皂、清潔劑。(3)避免使用化妝品和油脂。(4)衣服不宜用毛及化纖等制品,衣被勿過暖。(5)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6)冬季淋浴不宜過勤,注意皮膚清潔及潤澤。(7)一些人對花粉、羊毛、羽毛、寄生蟲、奶糖等過敏,故要細心尋找過敏物品、晝避免接觸。(8)忌海魚、辣椒、毛筍、蝦、蟹等發(fā)物,少吃葷菜。自治療法1、成藥自療法(1)撲爾敏片,每次1-2片,每日3次。(2)龍膽瀉肝丸,每次6-9克,每日3次。(3)防風通圣丸,每次6-9克,每日3次。(4)除濕丸,每次6-9克,每日2次。2、驗方自療法(1)蒼耳子10克、濃煎加糖調(diào)勻服,每日3次。(2)車前草適量,煎服。(3)白菜根4只(切片)、金銀花25克、紫背浮萍25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煎服。(4)生地12克、赤芍9克、知母6克、黃柏6克、苦參9克、白蘚皮12克、地膚子12克、綠豆衣9克、六一散12克、每日1劑,分2次煎服。(5)蔥頭3個、土大黃10克、砂仁10克,水煎之,熏洗患部。濕疹為過敏性炎癥皮膚病,一般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類。男女老幼均可發(fā)病,病變可局限于身體的某一部位,也可發(fā)生于全身。本方適用于一切濕疹。3、飲食自療法(1)綠豆30克、海帶15克、粟米30克,水煎加紅糖溫服。用于慢性濕疹。(2)蕹菜30克、玉米須15克、荸薺10只,煎湯服。(3)米仁30克,荸薺10克,加適量白糖煮湯服。(4)紅棗10克,白扁豆30克,加適量紅糖煮湯服。用于慢性濕疹。4、外治自療法(1)車前草適量,加水煎,涼后洗患處。(2)綠豆粉30克(用鍋炒成灰黑色)、蜂蜜9克、冰片3克、醋30克、調(diào)成糊狀后放在油紙上,當中留孔,敷于患處。(3)空心菜洗凈,加水煮沸,趁熱洗患處(不可太燙)。(4)苦參15克、黃柏9克、白礬15克、加水500毫升,煮沸,涼后洗患處,每日3-4次。(5)木槿皮、馬齒莧、白蘚皮各適量,煎湯洗患處,每日3次。避免誤診濕疹常與神經(jīng)性皮炎等皮膚病相混淆,未確診時勿用藥。皮疹發(fā)作前,如有服藥史,而過去又從未發(fā)過,可能是藥物過敏。忌用手抓剝患處,否則會使其擴散,嚴重者可引起感染。忌大面積使用激素類軟膏(膚輕松、地塞米松等軟膏),避免引發(fā)不良反應(yīng)。
溫馨提示:
要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搔抓,日曬等,盡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shù)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