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流產是指用息隱(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藥物口服終止早期妊娠。近年來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很受大家歡迎。但是,藥物流產也有一定副作用,當懷孕后想終止妊娠時,一定要考慮選擇藥物流產好,還是人工流產好?讓我們衡量一下藥物流產的利與弊。藥物流產應用方便,可在家服藥,不做手術,痛苦小,效果可靠,可避免一些人工流產所引起的并發(fā)癥,如:子宮穿孔,手術刺激引起心律紊亂,甚至昏厥等,尤其對疤痕子宮、哺乳期懷孕子宮、子宮畸形更比較安全。但是,藥物流產也有一些弊端,如:大約有20%藥物流產的患者,流產后出血時間較長,最長可達1—2個月,最后還得刮宮(稱清宮術),而且增加感染機會,其他不良反應還有一過性的下腹痛、惡心、腹瀉等。為確保藥物流產的安全,縮短出血時間,應該注意的是:1、藥物流產只適合停經(jīng)50天以內懷孕的婦女。2、用藥前必須做B超檢查,了解胚囊大小、位置,以幫助確定是否適合做藥物流產。3、嚴格按醫(yī)囑服藥。4、排出組織必須收集好,拿給醫(yī)生鑒定看胚胎是否完整排出來。5、流產后可加服活血化淤中藥如:產泰口服液,產復康等。6、流血時間超過10天以上要到醫(yī)院就診。藥物流產的副作用最小的也容易引起月經(jīng)失調,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周期縮短或延長,月經(jīng)量增多。而對于未生育的婦女來說,如果反復使用,不僅容易引起感染或大出血,還有可能導致不孕,造成終身遺憾。其實,不管手術刮宮還是藥物流產,除了對肉體上的損傷外,其引起的激素變化對人體的傷害也是難以察覺的。肉體上的損傷很快就可以修復,但內分泌變化對人體的打擊卻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恢復過來的。瓜熟蒂落的分娩,是按一定規(guī)律進行的,機體對此有充足的適應與準備時間,而人為的中斷懷孕,機體由于內分泌功能突然急驟下降,沒有一個緩慢的適應過程,這對人體隱性的打擊才是最大的。而且,由于藥物流產會留下一定的并發(fā)癥,因此,目前醫(yī)學上規(guī)定,藥物流產只能在具有一定設備的醫(yī)療保健機構中使用,以便在出血多或出血時間較長的情況下進行手術刮宮,以及抗感染,輸液和輸血治療。所以,千萬不要在家用隨意濫用,應該由有經(jīng)驗的婦產科醫(yī)生根據(jù)具體情況來決定。對于有過自然流產史的婦女來說,孕期保健顯得尤其重要,這將直接影響到孕婦的身心健康和胎兒的正常發(fā)育,具體應做好以下幾點:1.生活要有規(guī)律:起居以平和為上,如早晨多吸新鮮空氣,并參加適當?shù)幕顒?,每日保證睡夠8小時,條件允許可午睡,既不可貪睡,亦不可太勞(如提重物或攀高履險)。逸則氣滯,導致難產;勞則氣衰,導致傷胎流產。養(yǎng)成每日大便定時的習慣,保證大便通暢,但應避免用瀉藥。2.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常換衣,勤洗澡,但不宜盆浴、游泳。特別要注意陰部衛(wèi)生,防止病菌感染。衣著應寬大,腰帶不要束緊。平時應穿平底鞋。3.要選擇合適的飲食:食物要易于消化。尤其應選食富含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品,如各種蔬菜、水果、豆類、蛋類、肉類等。胃腸虛寒者,慎服性味寒涼食品,如綠豆、白木耳、蓮子等;體質陰虛火旺者慎服雄雞、牛肉、狗肉、鯉魚等易上火之品。民間有不少食療方對預防習慣性流產和先兆性流產很有效果。這里介紹兩則:(1)蓮子、桂圓肉各50克,文火煲湯,加山藥粉100克煮粥。懷孕后即開始食用,每日1~2次適宜于陰道出血、小腹墜痛、腰腿酸軟、苔白舌淡、有習慣性流產史者。(2)南瓜蒂3個,蓮蓬蒂6個,共焙黃為末,分3次服,米湯送下,一日服完,適宜于妊娠數(shù)月后胎動腹痛、陰道出血且顏色鮮紅、面赤口干、五心煩熱,小便短赤的血熱型先兆性流產者。4.要保持心情舒暢:研究認為,自然流產是因為孕婦皮層下中樞興奮亢進所致,實驗證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機能狀態(tài)對流產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妊娠期精神要舒暢,避免各種刺激,采用多種方法消除緊張、煩悶、恐懼心理,以調和情志。5.要慎戒房事:對有自然流產史的孕婦來說,妊娠3個月以內、7個月以后應避免房事,習慣性流產者此期應嚴禁房事。6.要定期做產前檢查:妊娠中期就應開始定期進行產前檢查,醫(yī)生可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異常情況,并可指導孕期保健。值得提醒的是,有過自然流產或習慣性流產的婦女,懷孕前應先到婦產科診治,若受孕后出現(xiàn)流產先兆,如陰道流血、下腹疼痛等更應及時就醫(yī)
溫馨提示:
懷孕早期應少到公共場所去,避免病毒及細菌感染。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