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藥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方法。方法1990年2月~2002年12月,共100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接受中藥治療。結果有87例得到隨訪,隨訪結果按Harris評分,由治療前的76.3分提高到治療后的94.6分。結論中藥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可以獲得良好療效。關鍵詞中藥骨疾病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在我國很常見,為控制病情向Ⅲ、Ⅳ期發(fā)展,提高治愈率,減少病殘,我們對100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Ⅰ、Ⅱ期患者,采用中藥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1990年2月~2002年12月,共有100例早期患者接受中藥治療,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33~62歲,平均43歲;雙側受累者46例,單側受累54例。100例中因激素、大量飲酒所致49例;髖臼發(fā)育不良合并股骨頭缺血性壞死30例;類風濕所致21例。本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按ficat法分期,其中Ⅰ期患者42例,Ⅱ期患者58例,全部患者服藥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髖關節(jié)疼痛、跛行和活動受限,疼痛時間1~20年,平均3.8年。1.2治療方法(1)腎陽虛型:仙靈脾15g,續(xù)斷15g,制川烏9g,制草烏5g,烏蛇5g,土鱉蟲9g,赤芍10g,牛膝10g,澤瀉12g,申姜10g,丹參15g,葛根12g加減,水煎服,每日1劑,煎2次早晚分服。(2)氣滯血瘀型:骨碎補15g,鹿角膠10g,血竭12g,石菖蒲15g,土鱉蟲9g,百草霜10g,黃芪15g,疼痛重者加細辛10g,附子15g,用法同上。(3)歷節(jié)病陽氣虛型:白花蛇15g,獨活15g,桃仁15g,防風15g,人參10g,板藍根20g,疼痛重者加附子15g,用法同上。1.3功能鍛煉(1)屈髖法:患者端坐在椅子上,雙下肢分開,做屈髖運動3~5min。(2)開合法:患者端坐于椅邊,髖膝關節(jié)各成90°角,以足尖著地足跟抬起,做雙膝內收外展運動3~5min。(3)蹬車法:患者坐于去掉鏈子的三輪車上做登車運動10~20min,待癥狀減輕后,運動量可逐漸增加。1.4療效評定參照1994年全國股骨頭壞死專題討論會議評定標準,依據(jù)臨床和X線檢查分為優(yōu)、良、差三級。優(yōu):疼痛跛行消失,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正常,基本維持原工作,X線片:股骨頭囊性硬化灶基本消失,髖關節(jié)間隙恢復正常,股骨頭接近正常骨密度。良:疼痛消失,跛行明顯好轉,髖關節(jié)功能伸屈活動均增加15°以上,能夠堅持部分輕工作,X線片:股骨頭囊性變及硬化灶縮小,但骨紋理排列仍有紊亂現(xiàn)象。差:與服中藥前無變化。2結果本組有87例得到隨訪,隨訪期最短12個月,最長96個月,平均51個月;按Harris法評分:優(yōu)47例,良27例,差13例,疼痛、X線攝片及髖關節(jié)功能和工作能力的優(yōu)良率達85%,有9例轉變成Ⅲ期,有4例做了多血管束移植術。3討論對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由于股骨頭無塌陷,采用非手術療法已被廣大同道認可〔1〕,利用中藥活血化瘀、舒通經(jīng)絡,擴張微小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股骨頭血管再生的功能治療,從觀察結果看:對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但組方辨證的合理性是促進股頭缺血壞死早期康復的關鍵。氣滯血瘀型常見于各種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早期,我們用行氣活血化瘀為主治療,成分中的石菖蒲,性辛溫開竅豁痰;土鱉蟲入肝經(jīng),通絡舒筋活骨有較好效果,黃芪性溫有補虛益氣壯筋骨之效。腎陽虛型多見于某種疾病大量用激素或大量飲酒,以溫補腎陽為主,中藥制川烏、制草烏為溫補良藥;仙靈脾補腎;牛膝、澤瀉有溫陽行水之功;葛根能擴張小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有促進血管再生之功。歷節(jié)病是痹證的一種,治療以祛風散寒利濕通絡,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為法;白花蛇、獨活甘、咸,性溫有透骨搜風作用,是通痹止痛要藥;桃仁味苦甘,性平入心肝二經(jīng),為祛瘀血生新血之藥,能起到血行風濕滅的效果;防風味辛苦,疏風解痙,祛濕止痛,并能祛風通痹;人參有大補元氣、生津增加免疫之功能。經(jīng)中藥治療病情穩(wěn)定后,輔以功能練習,是改善關節(jié)功能,提高療效不可缺少的手段。
溫馨提示:
要注重預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注意活動,避免肌肉萎縮。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