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神經官能癥,或稱胃神經癥,是以胃腸運動和分泌功能紊亂,而無器質性病變?yōu)樘卣鞯木C合征,可表現為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噯氣(吞氣癥)和神經性厭食等.多與腸神經官能癥并見合稱"胃腸神經官能癥".本病的發(fā)病率較高,多見于青壯年,以女性居多.1.病因病理本病以精神因素為起因,以神經失調為病理,而以胃的功能紊亂為主要表現.經研究證實,精神因素致病以植物性神經失調及內分泌失調的變化作為生理基礎.神經因素的致病作用,一方面取決于精神因素的性質和強度,另一方面取決于該類因素對個體引起的情感體驗.即使同一因素在不同個體引起的情感體驗也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與個體素質、既往經歷以及患者的世界觀有關機時這些精神因素均可影響高級神經的正常活動,導致胃神經節(jié)的興奮與抑制作用失調,引起胃的運動、消化、分泌等功能障礙,而出現諸端癥狀.胃神經官能癥在病原菌理解剖方面沒有器質性病變,但診斷本病宜慎重,因有些疾病初期病理改變并不明顯,如果冒然斷定是單純的神經調節(jié)紊亂,往往會貽誤病情,喪失早期治療機會.同時體內的器質性病變也往往會成為發(fā)病因素,因植物性神經和內臟的病灶反過來也可以向中樞神經發(fā)出不良刺激,而使高級神經活動發(fā)生障礙.這就是說在甘種情況下胃神經官能癥可以是器質性病變的繼發(fā)癥,兩者可以并存,且又相互影響.此外,在胃腸道器質性疾病痊愈后,少數也可遺留胃腸神經官能癥.2.臨床表現本病起病大多緩慢,病程可積年累月,發(fā)病呈持續(xù)性或反復發(fā)作.臨床表現以胃部癥狀為主,患者常有反酸、噯氣、厭食、惡心、嘔吐、劍突下灼熱感、食后飽脹、上腹不適或疼痛,可同時伴有神經官能癥的其他常見癥狀如倦怠、健忘、頭痛、心悸、胸悶、盜汗、遺精和憂慮等.常見的臨床類型有: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噯氣(吞氣癥)、神經性厭食等,現分述之:①神經性嘔吐:往往在進食完畢后突然發(fā)生嘔吐,一般無明顯惡心,嘔吐并不費力,嘔吐量不多,且不影響食欲或食量,常在嘔吐后即可進食,因此多無明顯營養(yǎng)障礙.神經性嘔吐還可伴有癔病的臨床表現如夸張、做作、易受暗示、突然發(fā)作等,間歇期完全正常,因此也稱為"癔病性嘔吐".此外,嘔吐也有條件反射性的,不良刺激物如某些食物、藥物,甚至某種特定的環(huán)境也能引起惡心和嘔吐.②神經性噯氣(吞氣癥):有反復發(fā)作的連續(xù)性噯氣,患者企圖通過噯氣來解除胃腸充氣所造成的腹部不適或飽脹.事實上是由于不自覺地反復吞入大量空氣才噯氣不盡.此病也有癔病表現,多在有人在場時發(fā)作或加重.③神經性厭食:是以厭食、嚴重的體重減輕(至少超過原體重的20%)和閉經為主要表現.此癥在國內外有增多趨勢,患者多為青春期女性,對于進食和肥胖有根深蒂固的病態(tài)心理.厭食往往出于企圖節(jié)制飲食以保持體形美的動機.患者多數自覺良好,行動活潑敏捷,對自己的困境處之泰然,有的可自相矛盾地對食物保持興趣,甚至貪食飽餐而后偷偷嘔掉.在少數病例,嘔吐是主要的癥狀.長期少食,體重極度減輕可達原體重的40~50%而呈惡病質.患者常有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表現為閉經、低血壓、心動過緩、體濕過低、饑餓感喪失等.3.其它檢查本病的實驗室及其他檢查目主要是為了除外一些器質性病變和及早發(fā)現一些其他合并癥,協助診斷和治療.纖維胃鏡、上消化道鋇餐X線檢查和胃電圖等發(fā)現胃蠕動頻率變慢,節(jié)律紊亂,甚或發(fā)生逆蠕動.對嘔吐物的化驗可與食物中毒感染性胃炎等病鑒別,嘔吐嚴重者須檢查電解質,防止低氯性堿中毒的發(fā)生.神經性厭食重癥狀者可見其體重減輕,體溫、血壓及空腹血糖偏低;后期可針對會出現的各種營養(yǎng)不良的表現,如貧血、血清蛋白下降、浮腫、維生素K缺乏等進行相應的檢查.還可能借助心電圖、腦電圖等器械檢查來與有可能和神經官能癥易混淆的疾病進行鑒別.4.診斷目前國內尚無關于本病的統一診斷標準,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在謹慎地除外其他器質性疾病的基礎上,才診斷本病.以下幾條可供臨床診斷時參考:①病史:曾有精神創(chuàng)傷史,且多以情緒波動為誘因,起病緩慢,病和較長.②胃功能失調的癥狀:(1)神經性嘔吐的特點:不伴有消瘦,發(fā)生在進餐時或剛結束時,不費力的嘔吐;(2)神經性噯氣癥的特點:聲響而頻的噯氣,癔病表現濃厚,有人在場時加重;(3)神經性厭食的臨床特點:厭食伴明顯體重下降(>20kg),重者可見貧血及內分泌失調的表現.其他尚可伴有泛酸、嘈雜、惡心、食后飽脹、劍突下熱感及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等癥.③神經官能癥表現:失眠、多夢、頭痛、心悸、胸悶、盜汗、焦慮、神經過敏、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倦怠等.④實驗室及其他檢查未能發(fā)現器質性改變的證據.重癥患者可伴有貧血、電解質紊亂和內分泌失調的改變.5.鑒別診斷①與其他胃部疾病相鑒別胃神經官能癥需在除外其他胃的器質性疾病的基礎上才能診斷,故本病的診斷過程就是與其他疾病相鑒別的過程.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大多可通過纖維胃鏡診斷;胃癌常有食欲不振,消瘦,晚期出現惡病質,嘔吐物中可發(fā)現壞死組織,胃鏡下一般可見到癌瘤,組織活檢可以確診.②與顱內壓增高相鑒別在嘔吐之前,惡心不明顯,為噴射性嘔吐,可見于腦內占位性病變和腦炎.顱內壓增高癥病史較長,癥狀逐漸加重,當腫瘤影響到嘔吐中樞可出現劇烈而頻繁的嘔吐,亦可見到腫瘤壓迫其他部位的表現,如神志、語言、視圖等改變,腦部CT掃描可明確診斷;腦炎結合發(fā)病季節(jié)、感染史、發(fā)熱、腦膜刺激征陽性及腦脊液的化驗可以確診.③與早期妊娠反應相鑒別妊娠反應見于已婚生育期婦女,經期已過,常于晨起發(fā)生惡心嘔吐,而惡心較明顯,與情志變化無關,一般不發(fā)生水及電解質紊亂或營養(yǎng)不良,尿妊娠試驗陽性.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