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患者年齡?。矗?
腦出血病愈恢復很好,兩月后腳板發(fā)麻,有時眼睛有血絲
本次發(fā)病及持續(xù)的時間:半個月
你好:你這屬于腦出血后遺癥。我現在給你詳細解釋一下。概述腦出血系指腦實質內的血管破裂引起大塊性出血所言,約80%發(fā)生于大腦半球,以底節(jié)區(qū)為主,其余20%發(fā)生于腦干和小腦。病因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是腦出血的主要因素,還可由先天性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腦瘤、血液病、感染、藥物、外傷及中毒等所致。當具備上述改變的患者,一旦在情緒激動、體力過度等誘因下,出現血壓急劇升高超過其血管壁所能承受的壓力時,血管就會破裂出血,形成腦內大小不同的出血灶。癥狀本病多見于高血壓病史和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在情緒激動、勞動或活動以及暴冷時發(fā)病,少數可在休息或睡眠中發(fā)生。寒冷季節(jié)多發(fā)。(一)全腦癥狀。1.意識障礙:輕者躁動不安、意識模糊不清,嚴重者多在半小時內進入昏迷狀態(tài),眼球固定于正中位,面色潮紅或蒼白,鼾直播大作,大汗尿失禁或尿豬留等。2.頭痛與嘔吐:神志清或輕度意識障礙者可述頭痛,以病灶側為重;朦朧或淺昏迷者可見病人用健側手觸摸病灶側頭部,病灶側顳部有明顯叩擊痛,亦可見向病灶側強迫性頭位。嘔吐多見,多為噴射性,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多數為咖啡色,呃逆也相當多3.去大腦性強直與抽搐:如出血量大,破入腦室和影響腦干上部功能時,可出現陣發(fā)性去皮質性強直發(fā)作或去腦強直性發(fā)作。4.呼吸與血壓:病人一般呼吸較快,病情重者呼吸深而慢,病情惡化時轉為快而不規(guī)則,或呈潮式呼吸,嘆息樣呼吸,雙吸氣等。血壓高低不穩(wěn)和逐漸下降是循環(huán)中樞功能衰竭征象。5.體溫:出血后即刻出現高熱,乃系丘腦下部體溫調節(jié)中樞受到出血損害征象。6.腦膜刺激征。(二)局限性神經癥狀。1.大腦基底區(qū)出血。2.腦葉性出血。3.腦室出血。4.橋腦出血。5.小腦出血。檢查1.腦脊液檢查:顱內壓力多數增高,并呈血性。2.頭顱CT檢查:可顯示出血部位、血腫大小和形狀、腦室有無移位受壓和和積血,以及出血性周圍腦組織水腫等。3.腦血管造影:可見大腦前動脈向對側移位,大腦中動脈和側裂點向外移位,豆紋動脈向下移位。治療(一)急性期。1.內科治療:(1)一般治療:①安靜臥床,床頭抬高,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時翻身,折背,防止肺炎、褥瘡。②對煩躁不安者或癲癇者,應用鎮(zhèn)靜、止痙和止痛藥。③頭部降溫,用冰帽或冰水以降低腦部溫度,降低顱內新陳代謝,有利于減輕腦水腫及顱內高壓。(2)調整血壓:血壓升高者,可肌注利血平1mg,必要時可重復應用,如清醒或鼻飼者可口服復方降壓片1-2片,2-3次/d,血壓維持在20.0~21.3/12.0~13.3kpa左右為宜。(3)降低顱內壓:腦出血后且有腦水腫,其中約有2/3發(fā)生顱內壓增高,積極降低顱內壓,阻斷上述病理過程極為重要。可選用下列藥物:①脫水劑: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250ml于30分鐘內靜滴完畢,依照病情每6-8小時1次,7-15天為一療程。②利尿劑:速尿40~60mg溶于50%葡萄糖液20~40ml靜注。(4)注意熱量補充和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5)防治并發(fā)癥。2.手術治療:進行開顱清除血腫術或行血腫穿刺療法,目的在于消除血腫,解除腦組織受壓,有效地降低顱內壓,改善腦血液循環(huán)以求挽救病人生命,并有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二)恢復期:治療的主要目的為促進癱瘓肢體和語言障礙的功能恢復,改善腦功能,減少后遺癥以及預防復發(fā)。1.防止血壓過高和情緒激動,避免再次出血。生活要規(guī)律,飲食要適度,大便不宜干結。2.功能鍛煉:輕度腦出血或重癥者病情好轉后,應及時進行癱瘓肢體的被動活動和按摩,每日2~3次,每次15分鐘左右,活動量應由小到大,由臥床活動,逐步坐起、站立及扶持行走。對語言障礙,要練習發(fā)音及講話。當肌力恢復到一定程度時,可進行生活功能及職業(yè)功能的練習,以逐步恢復生活能力及勞動能力。3.藥物治療:可選用促進神經代謝藥物,如腦復康、胞二磷膽堿、腦活素、r-氨酪酸、輔酶Q10、維生素B類、維生素E及擴張血管藥物等,也可選用活血化瘀、益氣通絡,滋補肝腎、化痰開竅等中藥方劑。4.理療、體療及針灸等。我的回答你滿意?如果滿意請及時采納。謝謝。
溫馨提示:
生活要有規(guī)律老人可以適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但不可過于勞累??刂聘哐獕?。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