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我想知道服用什么藥能夠很快的治療好人工蕁麻疹,吃的藥物是激素類的嗎?有什么副作用?
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jīng)過及效果:中西藥都吃過沒有效果
輔助檢查:檢查過過敏源,是對塵瞞過敏
盡量除去可疑病因。除用抗組胺藥外,可使用6-氨基已酸、維生素K、維生素E、維生素B12、組胺球蛋白、轉(zhuǎn)移因子、抗生素等1~2種藥品,有望獲效。有時還可采取抗組胺H1拮抗劑,如賽庚啶或撲爾敏與H2拮抗劑,象甲氰咪胍聯(lián)合應用往往可提高療效。
用桐臭蒿子一把,在鍋中煮沸約5--10分鐘后喝汁,即愈,不復發(fā)。桐臭蒿子指的是平常吃的蔬菜茼蒿嗎?
桐臭蒿子,是平常吃的蔬菜茼蒿嗎?
據(jù)長期臨床觀察,大致依下述分型論治。(1)風熱久羈型:由于外受風熱之邪,未經(jīng)發(fā)散,以致風菩蕾,發(fā)作不已。證見疹發(fā)下片掀紅,舌質(zhì)紅苔黃,治以搜風清熱為主。常用自擬烏蛇驅(qū)風湯:烏蛇、蟬衣、荊芥、白芷、羌活、黃連、黃芩、銀花、連翹、甘草、大黃。(2)血熱風盛型:屬于中醫(yī)“風疙疹”范疇,猶今之人工蕁麻疹,又稱劃痕癥,往往先則皮膚搔癢,抓后立即掀起條痕,此所謂外風引動內(nèi)風。由于心經(jīng)有火,血熱內(nèi)盛,熱甚生風,治重涼血清熱消風為主,夾瘀略佐活血之品。藥用:生地、當歸、赤芍、紫草、元參、知母、生石膏、生甘草等。(3)衛(wèi)氣不固型:屬于風寒另一類型,相當于冷激性蕁麻疹。由于衛(wèi)外失固,風寒易侵,疹易發(fā)于裸出部位,色淡微紅或見蒼白,吹風著冷,兩手洗冷水亦起,治宜固衛(wèi)御風。藥用:炙黃茂、防風、炒白術(shù)、桂枝、炒赤芍、生姜、大棗、荊芥、茯苓等。(4)脾失健運型:由于脾虛失運,外受于風,氣機失利。證見身發(fā)風團,胃痛腹脹,大便溏泄,甚至惡心嘔吐等。治以健脾益氣,祛風散寒。藥用:蒼術(shù)、陳皮、豬苓、襖苓、澤瀉、羌活、防風、炒白術(shù)、木香、烏藥等。(5)血瘀生風型:由于瘀阻經(jīng)隧,營衛(wèi)之氣失宣,外受風寒或風熱相搏,發(fā)為風蕾。本癥可常見于腰圍束帶或手腕表帶等處,受壓處易起,今稱之為壓迫性蕁麻疹,舌見紫黯或現(xiàn)瘀塊。治以活血祛風為主。藥用:當歸尾、赤芍、桃仁、紅花、丹參、荊芥、蟬衣、甘草等。風熱加銀花、連翹、風寒可佐以麻黃、桂枝。朱仁康蕁麻疹的證候不一,我將其劃為四個類型,進行治療。(1)風寒型:皮疹呈白色或粉紅色風團,瘙癢,遇風加劇,多伴有發(fā)熱惡寒,無汗,體痛之證;脈浮緊,苔白。治宜疏風散寒,調(diào)和營衛(wèi)。藥用:麻黃7克,桂枝10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白芍15克,羌活10克,獨活10克,杏仁10克,白鮮皮25克,甘草10克。(2)風熱型:皮疹扁平,稍高于皮面,潮紅,灼熱,劇癢,心煩口干,溲赤,便秘,舌質(zhì)紅,苔薄白或白膩。治宜辛涼解表,清熱止癢。藥用:蟬蛻10克,牛蒡子10克,荊芥穗10克,薄荷10克,浮萍10克,金銀花30克,連翹15克,黃芩15克,苦參15克,地膚子20克,甘草10克。(3)胃腸濕熱型:皮疹持續(xù)不已,反復發(fā)作,奇癢難寐,并伴有脘腹痞滿疼痛,納呆暖腐,便秘或腹瀉,溲赤之候,脈滑數(shù),舌苔黃膩。治宜清解表里,通腑利濕。藥用:防風10克,荊芥穗10克,梔子10克,黃蘋15克,連翹10克,制大黃10克,蒼術(shù)15克,白蘚皮25克,滑石20克。加減法:大便秘結(jié)者,改用生大黃15克,加芒硝10克(沖服);熱瀉者,加黃連10克,白芍20克;寒瀉者,加白術(shù)20克,白蔻15克,茯苓15克;脘腹痞滿不解者加炒神曲、山楂、麥芽各15克,枳實10克;由腸寄生蟲誘發(fā)者,加烏梅15克,黃連10克,苦楝皮15克,使君子10克。(4)氣血雙虛型:菩蕾多,反復發(fā)作,常因勞而發(fā),午后入夜加重,兼見頭暈體倦,失眠多夢,多伴有納呆便溏,面容少華,舌淡苔薄,脈細緩。治宜調(diào)補氣血,疏風止癢。藥用:生黃芪20克,黨參15克,茯苓15克,白術(shù)10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首烏15克,生地25克,防風10克,蟬蛻10克,刺蒺藜40克,地膚子25克。
以上是對“如何治好劃痕性的蕁麻疹”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屬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很難治,而且容易復發(fā)。我在臨床上經(jīng)常遇見這樣的病人,有人反復發(fā)作十幾年,很是痛苦。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藥方,但要堅持服藥一段時間。藥方如下:甲氰咪呱片.撲爾敏片.腦益嗪片各1片;Vc片2片;均每天3次.病程短的連服半月,長的服一月.一定要堅持服用!
你好!因其吃湯藥或服用西藥易復發(fā)。所以我治療多用拔罐法:用東西夾好棉花球,然后在95%的酒精中蘸一下,擠干凈(防止酒精滴落而燙到),點燃,在4號大玻璃罐內(nèi)閃一下(注意不能烤邊,也易燙到),迅速拔于肚臍上(神闕穴),拔10分鐘,每日一次。再配合服用防風通圣丸,療效較好。不易復發(fā),自己操作方便易于長時間治療,可抗過敏、提高免疫力。你可以試試。還要注意盡量少吃海鮮、羊肉、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效果不顯就到醫(yī)院看看,因為沒看到病人不好診斷。祝早日健康??!
溫馨提示:
飲食上應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條湯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佳。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shù)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