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腦炎和腦炎在病因、癥狀、檢查、治療方法方面存在不同。
1.病因:腦膜腦炎通常由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體感染,累及腦膜和腦實質引發(fā);腦炎主要因病毒感染腦實質所致,不過細菌、寄生蟲等感染也可能引發(fā)。
2.癥狀:腦膜腦炎有發(fā)熱、頭痛、嘔吐、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還會出現(xiàn)意識障礙、抽搐等腦實質受損癥狀;腦炎以發(fā)熱、頭痛、精神癥狀、癲癇發(fā)作、肢體癱瘓等腦實質受損表現(xiàn)為主,腦膜刺激征相對少見。
3.檢查:腦膜腦炎腦脊液檢查可見壓力升高,細胞數(shù)增多,蛋白含量增加等,頭顱影像學檢查可能顯示腦膜強化等表現(xiàn);腦炎腦脊液檢查也有壓力、細胞數(shù)等改變,但特點與腦膜腦炎有差異,影像學多提示腦實質病變。
4.治療方法:腦膜腦炎治療針對病原體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或抗真菌藥物,同時要降低顱內壓、控制癲癇發(fā)作等;腦炎主要是抗病毒治療,輔以對癥支持治療,如降溫、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
日常需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以利于身體恢復。飲食上,選擇清淡、易消化且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增強機體抵抗力。同時,要嚴格按照醫(y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