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綜合征的臨床表現有少尿或無尿、氮質血癥、低鈉血癥、低尿鈉、低血壓等。
1. 少尿或無尿:患者每日尿量明顯減少,嚴重時甚至無尿排出。這是由于腎臟灌注不足,腎小球濾過功能嚴重受損,導致尿液生成障礙,使得體內的代謝廢物無法正常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2. 氮質血癥:血液中尿素氮、肌酐等含氮代謝產物水平顯著升高。因為腎臟排泄功能下降,不能有效清除這些代謝廢物,使其在血液中蓄積,引發(fā)氮質血癥,可出現惡心、嘔吐、乏力等癥狀。
3. 低鈉血癥:體內鈉離子濃度降低,主要是由于腎臟對鈉的重吸收功能紊亂,同時可能伴有水潴留,稀釋了血液中的鈉離子,導致血鈉水平下降,患者可出現頭暈、嗜睡等表現。
4. 低尿鈉:尿液中鈉含量明顯降低,因為腎臟為了維持體內的鈉平衡,減少了鈉的排泄,試圖保留更多的鈉離子在體內。
5. 低血壓:患者血壓持續(xù)處于較低水平,主要是因為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加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失衡等因素,導致血管張力改變,血壓難以維持在正常范圍。
肝腎綜合征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嚴格控制水分和鹽分的攝入。飲食上保證足夠的熱量和營養(yǎng),以減輕肝臟和腎臟負擔。同時,務必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定期復查各項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