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髓母細胞瘤與室管膜瘤在發(fā)病部位、病理特征、臨床表現、影像學表現、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發(fā)病部位:小兒髓母細胞瘤多發(fā)生于小腦蚓部,容易侵犯第四腦室;室管膜瘤好發(fā)于腦室系統(tǒng),以第四腦室最為常見。
2. 病理特征:髓母細胞瘤是一種惡性程度較高的胚胎性腫瘤,細胞形態(tài)多樣,核分裂象較多;室管膜瘤起源于室管膜細胞,腫瘤細胞呈立方形或柱狀,可形成菊形團結構。
3. 臨床表現:髓母細胞瘤早期常出現顱內壓增高癥狀,如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等,還可伴有共濟失調等小腦癥狀;室管膜瘤因生長部位不同,癥狀也有差異,除顱內壓增高癥狀外,還可能出現局部神經功能障礙。
4. 影像學表現:髓母細胞瘤在CT上多表現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影,增強掃描呈均勻強化;MRI表現為T1WI等或低信號,T2WI高信號。室管膜瘤CT上多為稍高密度影,增強掃描呈不均勻強化;MRI表現為T1WI等或低信號,T2WI高信號,信號不均勻。
5. 治療方法:髓母細胞瘤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術后輔助放療和化療;室管膜瘤以手術切除為主,對于切除不徹底或惡性程度高的患者,也需要進行放療和化療。
小兒髓母細胞瘤與室管膜瘤治療后都需定期復查,密切關注病情變化。日常生活中要保證充足休息,合理飲食,增強機體抵抗力,嚴格按照醫(yī)生囑咐進行后續(xù)治療和康復訓練,出現異常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