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陰虧和腎陽虧在癥狀表現、發(fā)病原因、舌象脈象、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癥狀表現:腎陰虧主要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咽干顴紅等表現;腎陽虧常見癥狀為腰膝冷痛、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夜尿頻多、陽痿早泄、宮寒不孕等。
2. 發(fā)病原因:腎陰虧多因久病傷腎、溫熱病后期耗傷腎陰、房事不節(jié)等導致腎陰耗損;腎陽虧常因素體陽虛、年高腎虧、久病傷陽、房勞過度損傷腎陽等因素引起。
3. 舌象脈象:腎陰虧者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腎陽虧者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脈沉細無力,尺脈尤甚。
4. 治療方法:腎陰虧治療以滋陰補腎為主,常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方劑;腎陽虧治療以溫補腎陽為原則,多使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等藥物。
日常要注意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以利于腎臟恢復。合理飲食,腎陰虧者可適當多吃黑芝麻、黑豆、枸杞等滋陰食物;腎陽虧者可食用羊肉、核桃、韭菜等溫陽食物。同時,要適度運動,避免房勞過度,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遵醫(y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