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凈化是臨床上治療急慢性腎衰竭的重要方法,能夠將腎臟中的毒素和代謝廢物去除掉,以維持腎臟的基本功能。血液凈化通常稱為透析,臨床上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類型,血液透析比較常用,這兩種方法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那么血液凈化多久做一次呢?
1.腹膜透析。腹膜透析可以在家中自行進行,患者每天要做2~3次,每次至少4個小時,治療所需的時間比較長,療效也比較緩慢,但費用低,比較適合經濟條件差的患者。此外,腹膜透析需要在腹腔中置入腹透管,如果沒有做好嚴格的消毒工作,患者很容易發(fā)生感染,甚至發(fā)生敗血癥,危及生命。
2.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每周進行2~3次,每次至少半個小時,患者必須到醫(yī)院接受治療。血液透析要求將患者的血液引出體外,通過凈化器將血液中的毒素和廢物去除掉,再重新輸回體內。與腹膜透析相比,血液透析效果比較好,能夠降低感染的風險,但所需費用比較高,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對于存在并發(fā)癥或病情危重的患者,血液透析是更好的選擇,能夠有效改善身體狀況,提高生活質量,一定程度恢復勞動能力。但是,心功能不全者做血液透析有一定的風險,可能會發(fā)生心衰,一定要謹慎。
根據上文的介紹,血液凈化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兩種類型,兩者治療所需的時間和頻率是不一樣的,患者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一種。如果經濟條件較好,應盡量選擇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具有高效、安全的特點,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避免出現急性并發(fā)癥。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還要堅持口服藥物,保持低鹽低脂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