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疝氣包括先天性膈疝、腹股溝疝、臍疝。通常是由先天性因素造成的,如鞘狀突閉合不完全、膈肌先天性缺損等,小孩哭鬧、劇烈運動、便秘、劇烈咳嗽等行為會使腹壓增高,容易誘發(fā)小孩出現疝氣。具體分析如下:
1.先天性膈疝:小孩在胎兒階段,膈肌的縫隙未能徹底閉合造成胸腔腹腔壓力不平衡,使腹腔臟器在壓力下進入胸腔導致膈疝,可能會引起呼吸因困難、腹部凹陷等情況。大多數處于嬰幼兒期不需要給予手術治療,如果肌肉發(fā)育良好,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都是可以自愈的。
2.腹股溝斜疝:一般多為出生缺陷所致,其主要原因是先天性鞘狀突未閉合所導致。由于先天性腹膜鞘狀突未閉合,當腹壓增高時,腹腔臟器進入而形成疝氣。腹股溝斜疝的基本臨床表現為腹股溝區(qū)有意突出的腫塊,有的患者開始腫塊比較小,疝環(huán)處僅有輕微的墜脹感,此時診斷比較困難。一旦腫塊突出明顯,并穿過淺環(huán)甚至進入陰囊,診斷比較容易。一歲以下的嬰幼兒可以暫時不手術,其他年齡段的建議手術治療。
3.臍疝:臍疝主要是臍周組織發(fā)育欠佳、臍環(huán)閉鎖不全或臍部瘢痕組織不夠堅韌等原因導致的,可以給小孩利用腹帶加壓固定,之后繼續(xù)觀察,在腹壁結構堅韌之后,有可能出現臍疝的自我愈合,如臍疝沒有自愈,必要時可以考慮及時的予以外科手術進行臍疝的修補。
建議小孩平時不要做劇烈的運動,比如蹦、跳等,有可能會導致疝氣癥狀加重,在飲食上應該注意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暢。如果發(fā)生嵌頓現象時,應該及時就醫(yī)治療,以免出現局部組織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