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分為外痔、內痔、混合痔三類,經常便血可能是出現了內痔或混合痔。建議及時就醫(yī)檢查,對癥進行治療。
1.外痔:外痔位于齒線以下,并不會導致便血,典型癥狀為排便疼痛、肛周瘙癢、肛門分泌物增多等。有極少部分外痔可能會因局部損傷、發(fā)炎造成出血,表現為排便時大便帶血。建議對癥用藥治療,如痔瘡栓、復方角菜酸酯乳膏等。
2.內痔:是指出現在肛管齒狀線以上部位的痔瘡,該疾病典型癥狀為排便時疼痛、便秘、便血、痔核脫出等。便血特點為排便時滴血、大便帶血、噴射樣鮮血。該類痔瘡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應進行手術治療,如膠圈套扎法、貫穿結扎法、無痛微創(chuàng)截流術等。
3.混合痔:是指發(fā)生于肛門同一方位齒線上下的痔瘡類型,具有外痔和內痔共同發(fā)病特點,如肛門有腫物、分泌物增多和肛門瘙癢、便血、肛門墜脹感、排便疼痛等。若癥狀不嚴重,可先考慮進行物理治療,如冷凍療法、紅外線照射療法、微波療法、射頻療法等。
需要強調,痔瘡的確是便血的主要因素,但部分腸道疾病也可能會造成便血,比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大腸腺瘤性腫瘤或大腸癌等,通過癥狀無法判斷是否為痔瘡。建議先就醫(yī)檢查,必要時做腸鏡檢查、活組織病理檢查,明確病因后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