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成年人有 28 - 32 顆牙。
原理:人類的牙齒分為乳牙和恒牙兩部分。乳牙通常在 6 個月左右開始萌出,到 2 歲半左右全部出齊,共 20 顆。從 6 歲左右,乳牙開始逐漸脫落,恒牙開始陸續(xù)萌出,替換乳牙,到 12 歲左右,除智齒外,恒牙基本全部萌出,共 28 - 32 顆。智齒一般在 18 - 25 歲左右開始萌出,有的人智齒會全部正常萌出,有的人則可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長,所以恒牙的數量會在 28 - 32 顆之間波動。
具體論述:在兒童時期,乳牙的存在對于咀嚼食物、輔助發(fā)音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恒牙逐漸替換乳牙,恒牙的形態(tài)、功能更加完善,能夠更好地滿足成年人的飲食和生活需求。由于個體差異,有些人可能會因為遺傳、疾病等原因導致牙齒數量異常,如先天性缺牙、多生牙等情況。
日常護理及風險提示:要保持口腔清潔,每天至少刷牙兩次,飯后及時漱口,避免食物殘渣殘留導致齲齒等問題。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及時發(fā)現和處理口腔疾病。如果發(fā)現牙齒異常,如牙齒松動、疼痛等,應及時就醫(yī),避免病情加重。同時,要避免過度咀嚼過硬食物,以免損傷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