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通常會出血。外痔是齒狀線遠側皮下靜脈叢的病理性擴張或血栓形成。當受到摩擦、擠壓、感染等因素影響時,外痔表面的黏膜或皮膚破損,就會引發(fā)出血。
外痔出血的情況較為常見。比如在排便過程中,干結的大便與外痔摩擦,容易導致外痔表面破損出血,血液一般呈鮮紅色,多在便后出現(xiàn),有時是手紙上帶血,有時會點滴而下。若外痔發(fā)生炎癥、水腫,局部組織變得脆弱,也容易出血。外力的碰撞,如劇烈運動、不當擦拭等,同樣可能致使外痔出血。
除了出血,外痔還可能帶來疼痛、腫脹等不適癥狀。疼痛在排便時或行走摩擦時會加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腫脹明顯時,會有異物感,讓人坐立不安。而且,長期反復出血還可能導致貧血等并發(fā)癥。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外痔出血。保持大便通暢,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避免久坐、久站,適當運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注意肛周清潔,排便后用溫水清洗。若出現(xiàn)外痔出血且情況嚴重或持續(xù)不緩解,應及時就醫(yī),遵循醫(y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切不可自行盲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