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陰道炎病原學加特納菌屬是一種單一菌的菌屬。是一個新發(fā)的菌屬,加特納菌為革蘭陰性桿菌,部分變異成為球菌樣小桿菌,菌體小,兩端呈園形,無莢膜,無鞭毛,營養(yǎng)性厭氧生活,部分專性厭氧。菌體長0.3-0.45μm,寬0.1-0.2μm,形體比乳酸桿菌小,呈多形性。培養(yǎng)的最適pH值6.0-6.5,在pH值小于4.0,不能生長。不產(chǎn)胺,也不產(chǎn)生過氧化氫酶和氧化酶。H2O2抑制試驗陽性。糖發(fā)酵產(chǎn)物主要是乙酸。電鏡下顯示細胞壁的薄片有迭成的結構,并含有脂多糖。正常陰道菌群絕大部分由各種兼性厭氧的乳酸桿菌屬組成,如乳酸桿菌、金氏乳酸桿菌,這些菌種產(chǎn)生乳酸,過氧化氫及其他在調節(jié)陰道菌落時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技毦躁幍啦〉牟∪岁幍纼?nèi)不存在或僅少量存在上述菌屬。細菌性陰道炎傳播途徑細菌性陰道病可以通過性傳播,但一直存在爭議。因為加特納菌是正常陰道菌群中的組成菌,患有細菌性陰道病患者存在著明顯的菌群失調,是由于陰道菌群失調引起發(fā)病,還是由于患細菌性陰道病而引起菌群失調有待進一步研究。細菌性陰道炎發(fā)病機理正常陰道內(nèi)寄生著乳酸桿菌,鏈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陰道加特納菌及大腸桿菌以及厭氧的消化鏈球菌屬、消化球菌、厭氧乳酸桿菌、類桿菌等,這些菌保持一定的比例,維系著陰道內(nèi)生態(tài)平衡。正常婦女陰道分泌物中每毫升有106個菌落形成單位。正常育齡婦女,在內(nèi)分泌激素的作用下,陰道上皮細胞增生,其表層細胞含有豐富的糖原,非常有利于兼氧乳酸桿菌的生長,這種細菌占陰道的90%以上。這種乳酸桿菌大量存在,就抑制了其他致病菌的生長。在陰道形成了一個正常的生態(tài)平衡。當人體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陰道上皮萎縮,細胞糖原減少,不利于乳酸桿菌生長。大量使用抗生素或用堿性液體過度沖洗陰道,抑制乳酸桿菌的生長。性亂,性交頻繁(因精液pH為7.2-7.8)等導致致病性厭氧菌和加特納菌大量繁殖,引起陰道微生物生態(tài)平衡失調。兼氧性乳酸桿菌減少。最終導致細菌性陰道病。由于厭氧菌產(chǎn)生的脫羧酶,可激發(fā)加特納菌產(chǎn)生某種氨基酸,產(chǎn)生揮發(fā)性胺類,釋放出難聞的魚腥臭味,胺類使pH值升高,又抑制乳酸桿菌繁殖,粘附有細菌的陰道表皮細胞脫落,使陰道分泌物增加,從而導致本病。由于菌群紊亂,陰道炎癥并不明顯,分泌物中白細胞減少,因此稱細菌性陰道病比陰道炎更恰當。細菌性陰道炎臨床表現(xiàn)1.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或灰綠色,面糊樣稠度,有氣泡。2.魚腥樣氣味,性交后臭味更重。3.陰道及宮頸檢查無明顯異常。細菌性陰道炎實驗室檢查1.陰道pH值升高,5.0-5.5(正常人pH4.0-4.7)。2.胺試驗有魚星氣味。(用10%KOH溶液加入分泌物中,可嗅到“魚腥”樣氨味,這是胺遇堿后放出氨所致)。3.陰道分泌物涂片可找到邊緣不規(guī)則的線索細胞(變性的上皮細胞),其表面有特殊斑點或大量細小顆粒,如撒上一層面粉,革蘭氏染色見許多球樣小桿菌,無乳酸桿菌或乳酸菌極少。4.陰道沖洗液中琥珀酸鹽/乳酸鹽比值≥4.0。5.加特納細菌培養(yǎng)及熒光抗體檢查陽性。細菌性陰道炎診斷與鑒別診斷一、診斷1.非化膿性灰白色粘稠陰道分泌物。2.陰道分泌物有魚腥樣氣味,性交時或性交后加重,胺試驗陽性。3.陰道分泌物pH升高,5.0-5.5。4.陰道分泌物涂片找到線索細胞。以上四項指標中必須具備2項或兩項以上才能診斷為細菌性陰道病。二、鑒別診斷1.念珠菌外陰陰道炎:外陰陰道瘙癢,奶酪或豆渣樣白帶,陰道壁有白色假膜,真菌檢查陽性。2.滴蟲性陰道炎:陰道分泌物增多呈泡沫狀,味惡臭,可有尿道炎,膀胱炎,宮頸炎,尿道旁腺炎及巴氏腺感染,偶有腎盂腎炎,可有血尿。宮頸充血,水腫及出血,呈莓狀外觀,滴蟲檢查陽性。正常陰道細菌性陰道病真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病原菌非感染的乳酸桿菌占優(yōu)勢陰道加特納菌厭氧菌白念珠菌和酵母菌陰道毛滴蟲典型癥狀無惡嗅的分泌物外陰瘙癢分泌物多大量的膿性分泌物,外陰瘙癢分泌物量不定,常少中等少量至中等大量顏色無色或白色白色或灰色白色黃色粘稠度絮狀,非均一性均勻的,低粘度的附于陰道壁凝結,成塊稀薄,泡沫狀外陰,陰道上皮炎癥無無陰道上皮,陰道口、外紅斑,外陰炎常見陰道和外陰上紅斑,斑點狀陰道炎陰道PH值常為≤4.5?!?.5常≤4.5?!?.5胺試驗無存在無可能存在顯微鏡檢查正常上皮細胞,乳酸桿菌占優(yōu)勢線索細胞,白細減少,大量混雜菌落,加特納菌數(shù)量超過乳酸桿菌白細胞、上皮細胞,酵母菌菌絲體或假菌絲體占優(yōu)勢白細胞,有癥狀病人見活動毛滴蟲,無癥狀者不常見細菌性陰道炎治療1.滅滴靈250-500mg,每日2次,連服7日,服藥內(nèi)2日禁酒,孕婦禁用。2.磺甲硝咪唑1.0g,每日1次,連服10-15日。3.四環(huán)素500mg,每日4次,連服7日。4.氯林可霉素300mg,每日2次,連服7日。5.氨芐青霉素0.5g,每日4次,共7天。6.可用1%乳酸或醋酸溶液作陰道沖洗,以恢復正常生理環(huán)境,抑制細菌生長。7.乳酸桿菌療法與乳酸桿菌制劑,國外使用乳酸桿菌療法,主要用于陰道沖洗和制成栓劑置于陰道內(nèi)。
溫馨提示:
平時最好穿寬松透氣的衣褲,避免緊身褲、牛仔褲等衣著。此外,內(nèi)褲最好是棉質的,洗后在太陽下曬干。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