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母親今年55歲,停經有半年了,最近每天心煩,憂郁,渾身不舒服,心悸,去醫(yī)院檢查也查不出毛病,是不是得了更年期綜合癥,應該怎樣對癥下藥?
指導意見:
這種情況經常與女性絕經后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中醫(yī)認為與體內肝腎虧虛有關,建議找中醫(yī)看看,應用中藥補益肝腎的藥物調理治療一段時間,或者癥狀就會明顯改善。
中醫(yī)理論認為更年期綜合癥病源在脾腎衰弱,人體調節(jié)陰陽失衡。由于脾腎氣衰、沖任虧損、精血不足、陰陽失衡而致臟腑功能失調。因此治療宜以滋補脾腎為主。臨床上將本病分為脾腎陽虛和脾腎陰虛兩個癥型施治。(1)脾腎陽虛:癥見臉色蒼白,腰酸背痛、便溏食少、舌淡胖、脈沉細,治宜補火生土,溫腎扶脾。方用附子理中湯、參苓白術散、右歸丸加減。常用藥物有:黨參、白術、陳皮、茯苓、山藥、補骨脂、仙靈脾、巴戟、鹿角膠、杜仲等。(2)肝腎陰虛:癥見月經周期亂、潮紅潮熱、出汗、煩燥、易激動、頭暈失眠、舌苔薄、脈弦數(shù)。治宜壯水制火,滋養(yǎng)肝腎。方用六味地黃湯、二至丸加減。常用藥物有:生地、熟地、何首烏、菟絲子、桑椹、山萸肉、女貞子、旱蓮草、白芍、沙參、玉竹等。汗多者加浮小麥;失眠者加夜交藤、珍珠母;腰痛者加川斷、補骨脂;焦燥者用三黃濘心湯(黃苓、黃連、大黃)、消遙散加味;抑郁者用血逆散(柴胡、白芍、甘草、枳實)或甘麥大棗湯(甘草、大麥、大棗);恐懼不安者用柴胡龍骨牡蠣湯(柴胡、龍骨、牡蠣、法半夏、桂枝、茯苓、大黃);頭重眩暈者用鉤藤散(鉤藤、桂枝、半夏、麥冬、茯苓、萄花、人參、生石羔);月經過多者用歸脾湯(遠志、人參、白術、北芪、木香、龍眼肉、生姜、茯苓、當歸、酸棗仁、大棗、甘草)。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