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你們好:
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就是我母親得了肺炎!經過治療后肺炎好了!但是現(xiàn)在又出現(xiàn)了氣管炎!我想請問一下吃什么藥療效會更好!
支氣管炎是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化學刺激或過敏反應等對支氣管粘膜損害所造成的炎癥,常發(fā)生于寒冷季節(jié)或氣溫突然變化時。急性支氣管炎一般起病較急,病程短,多在一周至三周好轉,個別遷延不愈,演變成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以老年人多發(fā),50歲以上患病率為10-15%,亦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臨床表現(xiàn)為連續(xù)兩年以上,每年持續(xù)三個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氣喘現(xiàn)象。早期癥狀輕微,多在冬季發(fā)作,春暖后緩解,晚期炎癥加重,癥狀長年存在,不分季節(jié)。慢性支氣管炎按病情進展可分為三期:1、急性發(fā)作期:指在一周內出現(xiàn)膿性或粘液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加,或伴有發(fā)熱等炎癥表現(xiàn),或"咳""痰""喘"等癥狀任何一項明顯加劇。2、慢性遷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癥狀遷延一個月以上者。3、臨床緩解期:經治療或臨床緩解,癥狀基本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兩個月以上者。急性支氣管炎多見于寒冷季節(jié)發(fā)病,因為受涼和過度疲勞可削弱呼吸道的生理性防御機能,使感染有發(fā)展的機會。健康成年人多半由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兒童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多見。病毒感染后抑制肺泡巨嗜細胞的吞噬和纖毛細胞的活力,使得細菌有入侵支氣管的機會,引起急性支氣管炎。同時冷空氣、粉塵、刺激氣體等物理、化學刺激也易引起本病。急性支氣管炎主要是氣管、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粘液腺體肥大、分泌物增多,經過休息及藥物治療,炎癥消退后,氣管、支氣管粘膜的結構及功能可恢復正常。慢性支氣管炎的發(fā)病原因比較復雜,根據(jù)國內外病因調查及實驗防治研究認為,它由多種因素長期相互作用而致病,這些因素包括:感染、物理化學性刺激、氣象因素、過敏及免疫功能降低等。⑴感染: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一個常見的重要原因。支氣管炎初起多因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這些病毒侵入支氣管纖毛上皮細胞并在內大量繁殖,破壞粘膜和上皮細胞,使其失去保護作用,這使原來存在于呼吸道中的細菌如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雙球菌等便有了致病作用。⑵物理、化學性刺激:長期吸煙及空氣被化學毒物、粉塵或有害的工業(yè)廢氣污染,對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損害了粘膜正常的清掃和防御功能,便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據(jù)普查統(tǒng)計,長年吸煙的比不吸煙的患的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率高2.8倍,而且吸煙量越大,發(fā)病率越高。⑶氣象因素:寒冷為慢性支氣管炎發(fā)作的重要誘因。許多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冬季發(fā)病,主要是因為寒冷刺激可使纖毛運動減弱,氣管痙攣、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huán),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而易受感染等。此外,寒冷使粘膜腺分泌增加,吸入氣體濕化不足,痰液粘稠,呼吸道不暢,也是慢性支氣管炎的誘發(fā)因素。⑷過敏:特別是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的發(fā)病與過敏關系密切。如對塵埃、塵螨、真菌、寄生蟲、花粉及化學氣體過敏,便可使呼吸道粘膜水腫、充血和支氣管痙攣而發(fā)生咳嗽和喘息。⑸免疫功能下降:本病5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fā)病率高,這與老年人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關系。老年人腎上腺皮質激素與性激素分泌減少,使呼吸道粘膜萎縮,肺組織儲備能力降低,肺組織彈性減退。這些均是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和反復發(fā)作的原因。支氣管炎怎樣用敷貼治療?(1)藥物:硫黃粉50g,甘草50g,白芍20g,白術20g,白礬10g,熱參總堿150g。制法:先將草、芍、術用水煎煮兩次,煎液混合一起濃縮成稠膏,加入硫、礬烘干研末即得,最后加入熱參總堿,混勻,備用。用法:先將臍用溫水洗凈擦干,取上藥200mg敷于臍窩中,蓋以軟紙片,上用藥棉,輕輕壓緊,外以膠布固定,5~7天換藥1次。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咳嗽。(2)藥物:二丑15g,大黃30g,檳榔8g,木香5g,輕粉少許。制法:輕粉另研。余諸藥均烘干,研為細末,過篩,加輕粉,調均勻,再研一遍,煉蜜調膏。用法:敷神闕穴。用于支氣管炎偏熱者。出處:《中醫(yī)外治法集要》(3)藥物:白芥子3g,半夏3g,公丁香0.5g,麻黃5g,細辛2g,麝香少許。制法:麝香另研,余共研細末,瓶貯備用。用法:先將臍內放麝香,再放余藥,隔姜灸,每次3~5壯,10天為1療程。
溫馨提示:
鍛煉身體,增強機體抵抗力。季節(jié)交換時避免受涼。避免過度疲勞,感冒流行時少去公共場所。盡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