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今天去看病,醫(yī)生說我長的是凍瘡,但我看到病歷上寫的是冷性紅斑,這兩個名詞是一個意思么?能治愈么?
醫(yī)生給我開的是氟芬那酸丁酯軟膏,我看了一下說明,好像跟我的病沒什么關系阿,請專家?guī)臀医忉屢幌?。謝謝……
凍瘡是一種發(fā)生于寒冷季節(jié)的末梢部位皮膚局限性淤血性紅斑性疾病.是冬季常見病,一般在氣溫10℃以下發(fā)生,至春季氣候轉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發(fā).流行特征發(fā)病機制治療未破潰的凍瘡可用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藥物如10%樟腦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間用辣椒煎水局部燙洗,有一定效果.還可厚搽蜂蜜豬油軟膏(豬油30%,蜂蜜70%),每日一次.已成潰瘍時應用5%硼酸軟膏.紅霉素軟膏、0.5%新霉素軟膏等一日3次涂搽并包扎.近來多用復方貂油防凍膏防治各型凍瘡.也可氦氖激光器照射治療.每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可防治復發(fā).內服藥物可用末梢血管擴張劑如煙酸或維生素E等,硝苯吡啶10-20mg,3次/日,對本病有防治作用.中醫(yī)治則為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方用當歸4逆湯或陽和湯加減.預防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御寒能力.寒冷季節(jié)注意保暖,干燥,鞋襪不宜過緊.易受冷部位涂搽油脂,以保護皮膚.多食高熱量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受凍后,不宜立即加熱或用火烘烤.臨床表現本病常發(fā)生于初冬,早春季節(jié),多見于兒童,婦女和缺少活動或肢體末梢血液循環(huán)不良的人,好發(fā)生于耳輪,耳垂、鼻尖、手、足等部位.初起表現為紅或紫紅色的淤血性紅斑,損害大小不一,界限不明顯,壓之紅色可以消退,但去除壓力后,紅色復原緩慢.患處皮溫降低,有癢感,遇熱則可見顯著充血,并出現灼熱,瘙癢或疼痛感.嚴重病例,患處可出現水皰或大皰及不易愈合的潰瘍,愈后常遺有萎縮性疤痕.多形性紅斑樣凍瘡多見于青年人,常發(fā)生于手足的背面,對稱分布,疏散存在,數目略多.為綠豆大小的紫紅色斑,圓形或略圓形,其中心部色澤更深或微隆起形成水皰,類似多形性紅斑,此型凍瘡可與一般型凍瘡同時存在.診斷每于冬季發(fā)生,在同一部位出現局限性紅斑或青紫色腫塊,觸之冷涼、壓之褪色,有癢感,受熱后加劇,重者可出現水皰,潰瘍.鑒別診斷并發(fā)癥病因長期暴露于寒冷,潮濕的空氣中,加上患者末梢血液循環(huán)較差為發(fā)病主要因素;缺乏運動,手足多汗,營養(yǎng)不良,貧血,鞋襪過緊,戶外工作及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為本病的誘因.寒冷及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受凍部位的皮下動脈,由于寒冷的刺激而收縮,造成血流淤滯,組織缺氧,以致細胞損傷.如果受凍時間較長,動脈持續(xù)痙攣,導致血管收縮力喪失而出現靜脈淤血,毛細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血漿滲入組織間隙,引起局部水腫,水皰形成,及至組織壞死.
溫馨提示:
加強鍛煉與營養(yǎng),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