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尿一般指呋塞米,常見用法為口服、靜脈注射和肌內注射,注意事項包括電解質監(jiān)測、藥物相互作用、禁忌與慎用、不良反應處理、用藥期間管理等。具體用量需根據病情遵醫(yī)囑。
1.口服:用于輕中度水腫、高血壓的長期控制。成人起始劑量通常為20-40mg/次,每日1-2次,可根據療效調整至最大劑量160mg/日。
2.靜脈注射:用于急性左心衰、嚴重水腫或腎功能不全。成人單次劑量20-40mg,緩慢推注需5分鐘以上,必要時每2小時重復,累計劑量不超過1g/日。
3.肌內注射:主要用于治療嚴重水腫、急性肺水腫或腎功能不全等緊急情況。其作用機制為抑制腎小管對鈉、氯的重吸收,快速排出體液。使用需嚴格遵醫(yī)囑,避免自行調整劑量或長期濫用。
1.電解質監(jiān)測:需定期監(jiān)測血鉀,必要時補鉀或聯(lián)用保鉀利尿劑。低鈉血癥尤其見于限制液體攝入或嘔吐患者,表現為乏力、意識模糊。長期使用可致代謝性堿中毒,需補充氯化鈉。
2.藥物相互作用:耳毒性藥物合用可能加重聽力損害,避免聯(lián)用。布洛芬會抑制利尿作用,升高呋塞米血藥濃度。降糖藥可能增強磺脲類藥物活性,引發(fā)低血糖。呋塞米減少鋰排泄,導致鋰中毒風險升高。
3.禁忌與慎用:絕對禁忌人群為無尿性腎衰竭、肝昏迷、低鉀血癥未糾正者。相對禁忌有妊娠期尤其前3個月、哺乳期等女性。慎用人群為嚴重脫水、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
4.不良反應處理:密切監(jiān)測體重、血壓,及時補液。偶見惡心、腹痛,建議餐后服藥。皮疹、間質性腎炎,需立即停藥并抗過敏治療。長期使用可能誘發(fā)痛風,可聯(lián)用別嘌醇。
5.用藥期間管理:每日記錄出入量、體重,定期查電解質、腎功能、尿酸。避免飲酒、高鹽飲食,出現肌肉痙攣及時就醫(yī)。
日常生活中,使用呋塞米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飲食上可適當增加富含鉀的食物攝入,如香蕉、土豆等。但具體的飲食調整和藥物使用都應嚴格遵循醫(yī)生的指導,不可自行增減劑量或停藥,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