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禽流感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吸入病毒污染的空氣、接觸病毒污染的環(huán)境、消化道傳播、垂直傳播等。
1. 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直接接觸病禽或死禽,如在活禽市場接觸到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雞、鴨、鵝等,其分泌物、排泄物中攜帶的病毒可通過破損皮膚、黏膜進入人體引發(fā)感染。
2. 吸入病毒污染的空氣:在禽類養(yǎng)殖、屠宰等場所,空氣中可能懸浮著禽流感病毒,當人吸入含有病毒的氣溶膠時,就有感染風險,比如在通風不良的雞舍附近活動。
3. 接觸病毒污染的環(huán)境:禽流感病毒可在禽類生活的環(huán)境中存活一段時間,如禽舍的地面、墻壁、器具等被污染,人接觸這些被污染的物體表面后,再觸摸口鼻,病毒就可能進入人體。
4. 消化道傳播:食用未徹底煮熟的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禽肉、蛋類等,病毒可能未被完全殺滅,從而進入人體導致感染。
5. 垂直傳播:雖然較為罕見,但病毒可通過禽類的胚胎傳播給下一代,若人接觸到受感染胚胎孵化出的幼禽等也可能感染。
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前往活禽交易市場,接觸禽類后及時洗手。購買禽類制品要選擇正規(guī)渠道,確保煮熟煮透后食用。若出現發(fā)熱、咳嗽等類似流感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相關接觸史,嚴格遵醫(y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