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與腦出血在概念、病因、癥狀、治療、預后等方面存在不同。
1. 概念:腦中風又稱腦卒中、腦血管意外,是一組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總稱,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腦血管??;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或因血管壁異常導致的出血,屬于腦中風中的出血性腦血管病。
2. 病因:腦中風中缺血性的病因多為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狹窄、血液高凝狀態(tài)等;腦出血常見病因有高血壓合并細小動脈硬化、腦血管畸形、血液病等。
3. 癥狀:腦中風中缺血性起病相對較緩,癥狀多在數小時或數天內逐漸加重,常見偏癱、失語、感覺障礙等;腦出血起病急驟,常突然出現(xiàn)頭痛、嘔吐、意識障礙、肢體癱瘓等,癥狀往往在數分鐘到數小時內達到高峰。
4. 治療:腦中風中缺血性治療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腦循環(huán)等為主;腦出血治療主要是控制血壓、降低顱內壓、止血、防止并發(fā)癥等,必要時手術治療。
5. 預后:腦中風中缺血性若治療及時,部分患者恢復較好,但易復發(fā);腦出血預后與出血量、出血部位等有關,出血量較大或關鍵部位出血,預后較差,可能遺留嚴重后遺癥。
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等,積極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礎疾病,定期體檢。若出現(xiàn)疑似癥狀,需立即就醫(yī),嚴格遵醫(yī)囑治療和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