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篩查可做胃鏡檢查、血清學檢查、上消化道鋇餐造影、糞便潛血試驗、胃蛋白酶原檢測等。
1.胃鏡檢查:是胃癌篩查的重要手段,能直接觀察胃黏膜的形態(tài)、色澤、有無潰瘍、腫物等病變情況,還可取組織進行病理活檢,明確病變的性質(zhì),是診斷胃癌的金標準,可發(fā)現(xiàn)早期胃癌微小病灶。
2.血清學檢查:通過檢測血液中的相關(guān)指標,如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25、糖類抗原19-9等腫瘤標志物,雖不能確診胃癌,但可輔助篩查,若指標異常升高需進一步檢查。
3.上消化道鋇餐造影:患者口服硫酸鋇后,利用X線檢查,可觀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的形態(tài)、輪廓、蠕動等情況,對發(fā)現(xiàn)胃內(nèi)占位性病變、潰瘍等有一定幫助,但對早期胃癌的診斷準確性不如胃鏡。
4.糞便潛血試驗:檢測糞便中是否有潛血,胃癌患者可能因腫瘤破潰出血導致糞便潛血陽性,是一種簡單、便捷的初篩方法,但特異性不強,其他消化道疾病也可能導致陽性。
5.胃蛋白酶原檢測:胃蛋白酶原由胃黏膜分泌,檢測血液中胃蛋白酶原的含量,可反映胃黏膜的狀態(tài)和功能,對胃癌的早期篩查有一定意義,尤其是萎縮性胃炎患者。
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減少高鹽、腌制、煙熏食物攝入,戒煙限酒,適當運動,保持良好心態(tài)。定期體檢,若出現(xiàn)上腹部不適、消化不良等癥狀,應(yīng)及時就醫(yī),遵醫(yī)囑進行相關(guān)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