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脂肪肝要做體格檢查、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肝活檢等。
1. 體格檢查:醫(yī)生通過觸診、叩診等手法對肝臟進行初步檢查,了解肝臟的大小、質(zhì)地、有無壓痛等情況,肥胖、肝臟腫大等體征可能提示脂肪肝的存在。
2. 血液檢查:主要檢測肝功能指標,如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轉肽酶等,這些指標升高可能反映肝臟存在損傷;還會檢查血脂,包括甘油三酯、膽固醇等,因為脂肪肝常伴有血脂異常;血糖、胰島素水平等指標也會檢測,有助于判斷是否存在代謝綜合征。
3. 影像學檢查:超聲檢查是常用的方法,能清晰顯示肝臟的形態(tài)、大小、實質(zhì)回聲等,對脂肪肝的診斷準確性較高,可發(fā)現(xiàn)肝臟回聲增強、前場回聲細密、后場回聲衰減等特征;CT檢查能更準確地判斷肝臟脂肪浸潤的程度和范圍;MRI對鑒別診斷有一定價值,可區(qū)分不同類型的肝臟病變。
4. 肝活檢:這是診斷脂肪肝的金標準,通過獲取肝臟組織進行病理檢查,能明確脂肪肝的類型、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炎癥、纖維化等情況,但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一般不作為首選。
查出脂肪肝后,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調(diào)整飲食結構,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攝入,增加膳食纖維。同時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控制體重。定期復查各項指標,密切關注病情變化。若出現(xiàn)不適癥狀或指標異常,應及時就醫(yī),嚴格遵循醫(yī)生的治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