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腎病可選擇的鹽有低鈉鹽、無鹽醬油、竹鹽、玫瑰鹽、巖鹽等。
1. 低鈉鹽:低鈉鹽是以碘鹽為原料,再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從而改善體內(nèi)鈉、鉀、鎂的平衡狀態(tài)。對于膜性腎病患者而言,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鈉的攝入,有助于控制血壓,減輕腎臟負擔,適合需要控制鈉攝入但又并非嚴格忌鈉的患者日常食用。
2. 無鹽醬油:無鹽醬油通常不含氯化鈉,而是用氯化鉀等成分來模擬鹽的味道。對于嚴格限制鈉攝入的膜性腎病患者,無鹽醬油可作為替代調(diào)味品,在滿足對咸味需求的同時,避免過多鈉攝入對病情產(chǎn)生不良影響。
3. 竹鹽:竹鹽是將日曬鹽裝入三年生的楠竹中,兩端以天然黃土封口,以松樹為燃料,經(jīng)1000℃~1300℃高溫煅燒后提煉出來的。竹鹽相對純凈,且含有一些礦物質(zhì)成分,不過其本質(zhì)還是鹽,膜性腎病患者食用時也需控制量,可偶爾少量使用增添風味。
4. 玫瑰鹽:玫瑰鹽是一種巖鹽,因含有較多鐵元素等礦物質(zhì)而呈粉紅色。它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但同樣含有鈉,膜性腎病患者食用時要注意控制量,不能因其所謂營養(yǎng)豐富就過量食用。
5. 巖鹽:巖鹽是從地下鹽礦開采出來的鹽,純度較高。但對于膜性腎病患者,巖鹽和普通食鹽一樣,都要嚴格控制攝入量,不能隨意多吃。
膜性腎病患者在選擇鹽時,要依據(jù)自身病情嚴重程度和醫(yī)生建議。即便選擇相對合適的鹽,也需嚴格把控攝入量。日常飲食應保持清淡,避免高鹽食物,定期復查腎功能等指標,以便及時調(diào)整飲食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