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養(yǎng)犬、流浪犬、野生狐貍、狼、蝙蝠等咬傷人后有可能使人得狂犬病。
1. 家養(yǎng)犬:家養(yǎng)犬若未按時接種狂犬病疫苗,在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咬傷人就會將病毒傳播給人。一些看似健康的家養(yǎng)犬也可能攜帶病毒,因為處于狂犬病潛伏期的犬只外觀和行為可能無明顯異常,但唾液中已含有病毒。
2. 流浪犬:流浪犬生存環(huán)境復雜,接觸病源機會多,感染狂犬病病毒幾率高。且流浪犬難以管理,無法確定其免疫情況,一旦咬人,傳播狂犬病風險極大。
3. 野生狐貍:野生狐貍在自然界中可能接觸到狂犬病病毒宿主,感染后具有攻擊性,咬傷人時病毒會通過傷口進入人體引發(fā)狂犬病。
4. 狼:狼作為野生動物,在野外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當與人遭遇并攻擊咬人時,病毒會隨之傳播,由于狼的咬合力強,傷口往往較嚴重,病毒更易侵入人體。
5. 蝙蝠:蝙蝠是多種病毒的自然宿主,其中就包括狂犬病病毒。蝙蝠的牙齒尖銳,咬人傷口可能不明顯,但病毒仍可通過傷口進入人體,且蝙蝠活動隱蔽,不易察覺被咬。
日常生活中,一旦被動物咬傷,無論動物看起來是否健康,都應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徹底沖洗傷口,并盡快前往醫(yī)院進行規(guī)范的傷口處理和狂犬病疫苗接種,切不可掉以輕心,以免感染狂犬病病毒帶來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