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靜脈曲張屬于消化科常見疾病,通常是由肝硬化造成的。肝硬化患者存在門靜脈高壓的問題,這會進一步導致食管靜脈曲張,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靜脈曲張會發(fā)生破裂,導致出血癥狀,具體表現為嘔血、黑便、頭暈、黑蒙、血壓下降等,如果出血量過大,患者會陷入休克狀態(tài),會有生命危險,那么胃食管靜脈曲張出血如何治療呢?
1.病因治療。除了肝硬化,血吸蟲病、酗酒等也會導致靜脈曲張破裂,需消除病因。如果是血吸蟲病造成的,可以使用吡喹酮、硝硫氫胺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是酗酒造成的,患者需立刻戒酒,在出血得到控制之前,需禁水禁食。
2.藥物治療。為了快速止血,患者可以使用止血藥物進行治療,比如生長抑素、特利加壓素、奧曲肽等,這些藥物能夠減少血流量,降低門靜脈壓。
3.氣囊壓迫法。通過壓迫食管和胃底黏膜,能夠有效止血,這是氣囊壓迫法的原理。當藥物治療無效后,患者可以接受氣囊壓迫法,通常使用三腔二氣囊管,將食管內的積液抽掉,并進行壓迫止血。
4.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指食管曲張靜脈結扎術,通常在內鏡下進行,通過阻斷曲張部位的靜脈血流,使其壞死,從而發(fā)揮止血作用,但是這種方法不適合急性出血的患者。
以上是為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的治療方法,包括病因治療、藥物治療、內鏡治療等。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嚴重時會陷入休克,一定要及時救治。這種病通常是由肝硬化造成的,患者平時要積極防治,避免抽煙喝酒和暴飲暴食,避免進行劇烈運動?;颊哌€要定期接受檢查,留意靜脈曲張的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