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脫皮開裂是一種常見皮膚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真菌感染、身體新陳代謝過快、缺乏水分、氣候變化以及營養(yǎng)元素缺乏所引起的。由于腳后跟開裂會導致行走疼痛以及出血現(xiàn)象,所以需要盡早處理,患者最好對因和對癥治療,不要耽誤最佳治療時機,接下來介紹處理方法。
1.治療真菌感染
如果患者因為真菌感染導致腳后跟脫皮和開裂,首先要使用呋喃西林溶液冷敷,然后外涂抗真菌的藥物,主要包括酮康唑軟膏、鹽酸特比萘芬軟膏等。一般每兩周需要換藥一次,可以減少耐藥性的發(fā)生。
2.改善魚鱗病
魚鱗病是引起腳后跟脫皮的一個常見因素,患者需要先將腳后跟清洗干凈,然后局部用藥進行治療,主要包括復方乳酸軟膏以及維a酸類軟膏,有利于調(diào)節(jié)細胞生長以及增加皮膚的含水量。
3.日常保養(yǎng)
患者可以將白醋倒在熱水里面,然后泡腳20分鐘左右,具有美白和恢復皮膚彈性的功效?;颊咄瑫r也可以使用米湯泡腳,在加入少量的牛奶,有利于軟化粗糙的皮膚以及增加蛋白質(zhì)。
4.飲食
腳后跟脫皮與患者的體內(nèi)缺乏維生素有關系,所以需要多吃動物肝臟、奶制品以及深色的蔬菜,比如雞蛋、鵪鶉蛋、橘子、蘿卜以及酸奶等,平時還需要多接受戶外運動,有利于身體對營養(yǎng)的吸收。
雙腳是人體很重要的一部分,每一個人都應當保養(yǎng)好自己的腳后跟,比如穿舒適柔軟的鞋子,盡量不要在過于堅硬的表面上長期行走或者跑動。如果患者的腳后跟產(chǎn)生脫皮開裂現(xiàn)象,應該在醫(yī)務人員的指導下用藥,平時不要去人太多的洗腳店,避免病菌交叉感染,導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