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M是乙肝病毒血清學檢查,也稱乙型肝炎五項指標,俗稱“兩對半”檢查,檢查結果用加減號表示,加號表示陽性,減號表示陰性。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體、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體和乙肝病毒核心抗體,具體如下所述: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結構非常簡單,有一個外殼,這種外殼,是一種蛋白質(zhì),就是“表面抗原”。該項檢查結果如果顯示陽性,就表示體內(nèi)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為乙肝病毒感染的標志,如果檢查結果顯示陰性,則表示體內(nèi)沒有感染;
2.乙肝病毒表面抗體
乙肝病毒侵入了人體,人體就會產(chǎn)生抵抗它的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也是一種蛋白質(zhì),稱為“抗體”。人體產(chǎn)生了“表面抗體”,說明機體對乙肝病毒產(chǎn)生了抵抗力,是唯一的免疫性和保護性抗體,滴度越高保護性越強;
3.乙肝病毒e抗原
e抗原是乙肝病毒復制的標志,可以判定傳染性的大小,e抗原陽性,說明乙肝病毒在人體內(nèi)復制活躍,血中帶毒量大,傳染性強;
4.乙肝病毒e抗體
e抗體,說明乙型肝炎相對好轉,陽性,說明乙肝病毒的復制已經(jīng)從活躍轉為相對靜止,血中帶毒量減少,傳染性降低。但乙肝病毒DNA陽性則為乙肝病毒變異所致;
5.乙肝核心抗體
是人體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最早出現(xiàn)的一種抗體。通常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并存,高滴度表示乙肝病毒正在復制,傳染性強,低滴度表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