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有小米粒凸起可能是正常身體組織,口腔黏膜有大量腺體分泌,如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唇腺等,其就會形成顆粒狀凸起,屬于正?,F象,無需特殊治療。但其也可能與病理性因素有關,如舌乳頭炎、鵝口瘡、口腔單純皰疹等,建議對癥用藥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1.舌乳頭炎:其是因刺激性因素誘發(fā)的舌乳頭炎癥,如長期進行辛辣刺激性或堅硬食物、口腔有齲齒或牙齒殘根等造成舌乳頭損傷、細菌感染等。典型癥狀為舌乳頭充血、水腫,并在口腔黏膜形成凸起,并且可伴隨舌頭疼痛、進食疼痛等體征。該疾病需要先將局部刺激性因素去除,如拔除牙齒殘根、積極治療齲齒等。同時也可局部用藥治療,如利多卡因凝膠、復方苯佐卡因凝膠、復方氯己定含漱液等。
2.鵝口瘡:其是白色念珠菌感染誘發(fā)的口腔真菌疾病,該疾病會在多處口腔黏膜表面形成凸起樣白色斑塊,無明顯體征,部分患者可出現進食疼痛。建議對癥給予抗真菌類藥物治療,如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殺菌、口服抗真菌的制霉菌素片或克霉唑片等。
3.口腔單純皰疹:該疾病是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誘發(fā)的疾病,該疾病發(fā)病后的主要癥狀有發(fā)熱、頭痛、全身肌肉乏力等,之后可在局部出現成簇小水皰,并形成類似米粒樣的凸起,水皰潰破后可造成局部糜爛。建議對癥給予抗病毒類藥物治療,如阿昔洛韋片、利巴韋林顆粒等。若出現高熱體征,可給予解熱鎮(zhèn)痛類藥物治療,如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等。
除以上三類常見因素外,還可能與口腔腫瘤有關。建議先進行觀察,結合其他體征做初步判斷,必要時就醫(yī)檢查,明確具體病因后,對癥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在疾病治療期間,應加強個人生活護理、注意口腔清潔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