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神經損傷的臨床表現包括感覺障礙、運動障礙、反射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肌肉萎縮等。
1. 感覺障礙:主要有感覺減退、麻木、刺痛、感覺異常等情況?;颊邥錈?、疼痛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甚至出現異常的感覺體驗,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中對環(huán)境的感知和判斷。
2. 運動障礙:表現為所支配肌肉的力量減弱或喪失,導致相應部位的運動受限。比如肢體無法正常抬起、握拳無力等,極大地降低了肢體的運動功能和靈活性。
3. 反射障礙:相關區(qū)域的反射活動會出現減弱或消失。正常的反射是神經系統功能正常的表現之一,當周圍神經損傷時,反射弧受到破壞,就會出現反射異常。
4.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可出現局部皮膚干燥、脫屑、出汗異常等現象。因為自主神經對皮膚的調節(jié)功能受到影響,導致皮膚的新陳代謝和汗腺分泌出現紊亂。
5. 肌肉萎縮:長時間的神經損傷會使所支配的肌肉因缺乏神經的營養(yǎng)支持而逐漸萎縮。肌肉體積變小,力量進一步下降,影響肢體的外觀和功能。
周圍神經損傷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受傷部位,避免二次損傷。同時,應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囑咐進行康復訓練和治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