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孩子8歲,最近一個月來嚴重厭食,早飯一口不吃,每天臨睡前的一杯奶也不喝了.只有午飯吃的還好,也沒有不吃肉.有時說自己惡心,有過吃完吐的現(xiàn)象.看了中醫(yī),吃了中藥沒改善,查了C13沒有問題,吃了健胃消食的西藥,仍沒有見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還應做什么檢查?或者是心理問題?
你好:小兒厭食是指小兒較長時間見食不香,食欲不振,甚則拒食的一種常見病證。如果小兒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幾天之內的食欲不振,不能放在小兒厭食之列。本病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但暑濕當令,因脾陽易受困遏可使癥狀加重。本病好發(fā)于1~6歲兒童,城鄉(xiāng)兒童皆有發(fā)生,但以城市發(fā)病率為高,這主要與城市家長經常給小兒吃零食及冷飲有密切關系。本病與現(xiàn)代醫(yī)學的神經性厭食相似。本病的發(fā)生以飲食不節(jié),喂養(yǎng)不當為主要病因。有些家長不講飲食科學,一味讓孩子過食肥甘、粘膩,香味食品或零食不斷,冷飲過度,或進食不定時,生活沒有規(guī)律。還有的家長看孩子愛吃就不加以節(jié)制,時間一長,損傷脾胃,形成厭食之疾。還有少數患兒是由于疾病耗傷脾氣,或傷及脾陰造成本病的。中醫(yī)認為無論是上述哪種原因引起厭食,都是因為脾運失職。治療原則應以調和脾胃,恢復運化功能為主。根據辨證施治原則可分為以下三型進行治療:一、脾失健運,主要癥狀為:面色黃白不華,不思飲食,甚之拒食。若強行進食后則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脹。患兒一般形體消瘦,精神尚好,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苔白不厚或薄膩。治療原則為調脾助運,可選用曲麥枳術丸合四君子湯。茯苓12g白術8g陳皮8g枳實6g神曲10g麥芽10g雞內金6g水煎服。若為暑濕季節(jié)應加用芳香醒脾的藿香10g,佩蘭10g;若有氣滯之象,如腹脹可加用木香6g,炒菜菔子10g,加強理氣消脹功能。本癥型的患兒應在飲食上多加注意,應禁食冷飲,油膩之品,冷飲過量對腸胃有刺激性,并影響小兒消化酶、消化液的正常分泌。冷飲中含有大量糖成分,使患兒缺乏食欲,最終導致小兒厭食癥的發(fā)生。在治療中可配以食療。例如:小幼兒可以喂加有碎菜的燕麥粥。蔬菜中含有維生素、葉綠素。燕麥中含有較高的纖維素能幫助促進消化功能,若在夏季可以用鮮荷葉洗凈做成荷葉粥。荷葉清輕,升發(fā)胃氣,還能消暑化濕。還可以用生山楂熬成山楂糊吃,但應注意糖不宜放太多。平??梢杂梅涿壑筇O果,健脾助消化。若兼有傷食出現(xiàn)不消化、腹脹的可以用雞內金30g,用瓦片焙黃,研為細末,每次1~2g,開水沖服,日服兩次,為健脾消食的良藥。二、胃陰不足,主要癥狀有:口干多飲,不思飲食,有的小兒皮膚干燥。舌苔多為花剝苔,亦有苔光少津者,大便多干結。治療原則應為養(yǎng)胃育陰,可選用養(yǎng)胃增液湯:石斛10g北沙參12g玉竹10g烏梅6g白芷10g甘草3g山藥10g等大便秘結加用郁李仁10g、火麻仁10g潤腸通便。手足心熱,口干舌紅明顯加用胡黃連6g,丹皮6g清虛熱養(yǎng)陰??诳识囡嫾犹J根10g,花粉12g生津止渴。食之不化者可加用谷芽10g,麥芽10g以生發(fā)胃氣.焦三仙10g,內金6g以消導化食。本癥患兒在飲食上要嚴禁食用辛辣,具有刺激性的食品。那樣會進一步耗傷陰津加重病情。平??梢越o患兒飲些鮮梨汁、鮮藕汁等滋潤陰津,但不能給冷凍飲品,否則會損傷脾胃之氣。在飲食上可以多吃些百合,可以煮粥,也可炒菜,因百合具有很好的養(yǎng)陰潤燥的功能。北沙參有很好的養(yǎng)胃生津作用,可與粳米一起熬粥,起到食療功效。如果是熱病傷陰,表現(xiàn)為口干燥渴,舌紅少津者,可用鮮石斛榨汁加少量糖飲用,也可以加在粳米中熬成粥喝;鮮石斛有促進胃液分泌,助消化的作用。中醫(yī)認為它有較好的養(yǎng)胃陰、消虛熱之功效。三、脾胃氣虛,主要癥狀為:面色黃白無光澤,形體瘦弱,除厭食外,若進食稍多或進難以消化食物,則大便或不消化,或便溏。平常容易出汗,舌苔薄白,舌質淡。治療原則應為健脾益氣。選用參苓白術散,藥用:黨參6g茯苓12g炒白術8g山藥10g生薏米15g扁豆10g砂仁3g陳皮6g蓮子肉10g桔梗3g飲食不化加焦三仙15g和胃消食;大便稀溏加肉蔻,煨姜溫運脾陽;若舌苔偏膩用蒼術替換白術加強運脾燥濕力量。本癥患兒在治療中應禁食冷飲,及不易消化食物,如油炸食品、粘膩食品。不宜服用藥性寒涼的中藥。平日可以采用食療方法:如山藥,可煮粥,也可直接蒸熟或炒菜吃,山藥能健脾補肺。芋頭也有補脾胃作用,脾虛食少者可蒸熟食用。蘿卜有開胃助消化作用,可以適量生吃,也可以水煎服。蔬菜可以多吃扁豆、菜花,有醒脾開胃之功。用生姜3片、大棗10枚煎湯服,可調和脾胃。增強食欲。鵪鶉蛋放在米湯中煮熟,每日早晚各吃一個,連服二個月,補脾胃、養(yǎng)氣血,增強體質。還可以用生谷芽、麥芽各15g,山楂10g,蓮肉15g水煎服,既沒有藥味小兒也容易接受。日服三次,可補脾胃兼消導。如果出汗多,可用紅棗、烏梅各10枚,水煎服,每日服2—3次。小兒厭食的治療不單單在于藥物,更主要的在于飲食調補。預防小兒厭食的發(fā)生在于家長及時糾正小兒不良的偏食習慣,禁止飯前吃零食和糖果。若在熱病之后應注意調養(yǎng),有胃陰受傷的癥狀時,要及時治療。發(fā)現(xiàn)小兒厭食后應及時給予治療和檢查,決不能輕視,使病情發(fā)展。在這里特別應該指出,家長不能溺愛孩子,冷飲應盡量少吃為好。經藥物治療加之合理調養(yǎng),本病是不難治愈的。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