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頸椎部長了一個大拇指大的硬塊,很痛(痛時整個脊梁骨都痛)請問這是什么病,能不能做手術。
你好!你是頸椎病的可能大,可不必手術治療。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及其繼發(fā)性椎間關節(jié)退行性病變所致脊髓、神經、血管損傷而表現的相應癥狀和體征,40歲以上多見,男性多于女性,屬中醫(yī)“項痹”范疇。病理分型:1,頸型:枕頸部痛,頸活動受限,頸肌僵硬,有相應壓痛點。X線顯示:頸椎在病變節(jié)段改變;2,神經根型:頸椎伴上肢放射痛,頸后伸時加重,受壓神經根皮膚節(jié)段分布區(qū)感覺減弱,腱反射減弱,肌萎縮,活動受限。X線顯示:椎體增生,鉤椎關節(jié)增生明顯,椎間隙變窄,椎間孔變??;3,脊髓型:早期下肢發(fā)緊,行走不穩(wěn),晚期一側下肢或四肢癱瘓,二便失禁或尿潴留,受壓脊髓節(jié)段以下感覺障礙,肌張力增高,反射亢進,椎體束征陽性,X線片示:椎間隙狹窄,椎體后緣增生較嚴重并突入椎管。CT,MRI檢查示:椎管變窄,椎體后緣增生物或椎間盤膨出壓迫脊髓。4,椎動脈型:頭痛眩暈,耳鳴,耳聾,視物不清,有體位性猝倒,頸椎側彎后伸時癥狀加重,CT顯示左右橫突孔大小不對稱,一側相對狹窄,橫突間距變小,鉤椎關節(jié)增生;5,交感神經型:眼臉無力,視力模糊,頭痛,頭暈,枕頸痛,CT顯示色椎增生,椎間孔變狹窄,頸椎有不同程度錯位,椎動脈有受壓現象。治療意見:中醫(yī)保守療法,外貼膏藥,內服中成藥,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補腎壯骨、通經活絡等功效,外加牽引、推拿按摩、理療等康復治療,一樣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預防勝于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小心防范有助于減少患上頸椎病的機率,以下幾點值得注意:1、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2、避免和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緊急剎車等。3、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風寒吹襲。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廢物清除,潮濕阻礙皮膚蒸發(fā)。4、積極治療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5、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埋頭苦干時,也可間斷地做運動。6,牽引、推拿按摩、要適度否則可能加生病情。祝早日康復!
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疾病。尤其長期低頭伏案工作,使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而且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于非協(xié)調受力狀態(tài),頸后部肌肉和韌帶易受牽拉勞損,椎體前緣相互磨損、增生,再加上扭轉、側屈過度,更進一步導致損傷,易于發(fā)生頸椎病。頸椎病隨著年齡的遞增而成倍增加,輕者造成患者病痛,重者可致殘。預防頸椎病主要是減緩頸椎間盤退變的進程。不良睡眠體位,工作姿勢不當,不適當的體育鍛煉都是頸椎骨關節(jié)退變的常見原因。發(fā)育性頸椎管狹窄、頸椎先天性畸形等是頸椎病發(fā)病的潛在因素。預防頸椎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改善與調正睡眠狀態(tài)。人每天有1/3時間臥床,睡眠姿勢不當會加劇頸椎盤內壓力,使頸椎周圍韌帶、肌肉疲勞,誘發(fā)頸椎病。為使頸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線,應注意幾點:①枕頭的高度應適中。枕頭的形狀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這種形狀優(yōu)點是對頸部可起到相對的制動作用。②睡眠體位應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雙膝呈屈曲狀,使全身肌肉放松。③床鋪應選擇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鋪,以木板為底的席夢思床為佳。
溫馨提示:
保持樂觀精神,樹立與疾病艱苦抗衡的思想,配合醫(yī)生治療,減少復發(fā)。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