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從20歲開患便密,由于沒有及時治療,變成慢性便密,10年過去了,每1一2個月就要發(fā)一次,主要是大便干燥,前面一節(jié)呈板栗狀,拉不動,后面是軟便呈香蕉狀,主要是開始拉不動,靠吃大黃及瀉藥幫助通便,很是痛苦,若有良方能根治此病,本人深表感謝!
你好,結(jié)合你的描述,可明確你的情況主要是便秘,與個人體質(zhì),飲食習(xí)慣等密切相關(guān)。建議平時多吃綠葉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及其他易上火的食物。你可以試一下這個偏方:炒萊菔子沿成粉,白糖適量,晨起服用,長期服用,可以改善便秘的。
習(xí)慣性便秘驗方 黃芪建中湯:黃芪、女貞子各20克,桔梗9克,甘草、桂枝各6克,白芍、當(dāng)歸各15克,大棗12枚,生姜3片。飴糖適量。每日一劑,水煎服,連服10天為一療程,一般服藥1~2療程。益氣溫陽,養(yǎng)血通便。通便四物湯:生白術(shù)40克、肉蓯蓉20克、生地黃20克、炒枳殼10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一劑。5劑為一療程,大便正常后再服1療程以鞏固療效。滋陰潤燥,增液生津。滋脾更衣湯:炙甘草20克、淮小麥60克、白術(shù)30克、黃精20克、大棗15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50毫升。服藥期間停用其他中西藥。1月為一療程。滋養(yǎng)脾陰,潤腸通便。枳實導(dǎo)滯丸:大黃9克、炒枳實9克、炒神曲9克,茯苓、黃芩、黃連、白術(shù)各6克,澤瀉6克。上藥研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每日1~2次,每次3~6克。清熱祛濕,導(dǎo)滯通便。偏方因人而異,僅供參考。
便秘沒有根治藥物可尋,主要是要生活規(guī)律,適當(dāng)增加體能活動,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時多飲水多食用含有高纖維素的蔬菜及水果,同時還要注意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xí)慣.
以上是對“長期便秘誰能有根治良方”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你好以前,我曾有腸道功能紊亂、腹部脹滿和便秘的毛病。由于我比較重視養(yǎng)生保健的緣故,現(xiàn)在胃部不適、便秘均不藥而愈。我的腸胃保健六字訣是: 一是“水”。多年來我喝的是當(dāng)天燒開后自然冷卻的溫開水,每天至少要喝8~10杯,或喝決明子茶、綠茶,并堅持每晚睡前、夜半醒時和晨起后各飲一杯白開水。既起到了“內(nèi)洗滌”、“稀血液”的作用,又刺激了胃腸道,利于軟化糞便通大便。二是“軟”。胃腸道功能隨之降低,需飲食熟軟的食物,這樣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及腸道排泄。三是“粗”。常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谷(粗糧)食品、薯類、青菜、白蘿卜、芹菜、絲瓜、菠菜、海帶、西紅柿、蘋果、香蕉、梨等,每天可適當(dāng)選擇其中幾種食物搭配食用,以刺激腸道蠕動,加快糞便排出。四是“排”。定時(早晨)排便,不拖延時間,使腸中常清。大便后用溫水清洗肛門及會陰部,以保持清潔。五是“動”。適度運動,每天早晚慢跑、散步,促進胃腸道蠕動。另外,早晚各做一次腹式呼吸,時間為15分鐘,使小腹、腰背部有發(fā)熱感覺。隨著腹肌的起伏運動,胃和腸的活動量增大,消化功能也得到了增強,對糟粕的排斥更加徹底。六是“揉”。每天早晚及午睡后以兩手相疊揉腹,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揉100次??纱龠M腹腔血液循環(huán),助消化、通腸胃,從而促使大便順暢排泄。
一般,服用幾個療程的中成藥;果導(dǎo)片或麻仁丸@是可以徹底治療便秘癥狀的@若急速治療的話,可用中藥;番瀉葉,九克煎服@(一般,十五至三十分鐘后,就能下大便了,此藥神效)@
1便秘的發(fā)生與直腸部位的閾值升高有關(guān),即直腸肛門部位有大便無法使患者而產(chǎn)生便意致大便中水分吸收大便變硬.便秘的本質(zhì)是大便中水分吸收,原因為未及時大便.2飲水不能使大便變軟,相反因為飲水降低了血漿晶體滲透壓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致尿量增多大便反而更硬,這就是水利尿也就是為何水喝得越多越口干的原因,要喝水治療便秘因喝鹽開水.3正常人排便有兩個周期即飲食時和體位改變時,這就是許多人一起床一吃飯就要大便的原因,你應(yīng)該利用這兩個周期不管有無大便都去上廁所,治療便秘的本質(zhì)是養(yǎng)成良好的大便習(xí)慣.輔以少量通便藥及粗纖維飲食.這么好的答案因為自己以前的位置在下面沒人看,當(dāng)然要再發(fā).
溫馨提示:
早飯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輕度通便作用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fēng)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shù)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fù)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