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藿香:有解暑化濕、理氣和胃作用。治療感冒頭痛、惡心嘔吐、腹瀉。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鮮藿香量加至25-35克。佩蘭:有解暑、化濕、醒脾的作用。治療頭暈昏悶、食少、惡心嘔吐、腹瀉。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如有鮮佩蘭更好,量加至25-30克。荷葉:有清暑利濕的作用。治療中暑頭暈、痱毒、身癢。每次15克,分2-3次煎服。做荷葉粥食,亦有療效。方法是用大米2-3兩,粥煮熟時,用洗凈的鮮荷葉一張將抑面即有綠茸面向下放粥內(nèi),浸悶10分鐘后可食用。粥色碧綠,氣味清香,為夏季良膳。香薷:有發(fā)汗解表、祛暑化濕的作用。治療夏日受夜寒后發(fā)熱無汗、腹痛腹瀉等癥。每次3-5克。平素體弱、汗出過多及中暑者慎用。西瓜翠衣:即西瓜的青色外皮。有清暑、止渴、利尿的作用。治療中暑心煩、燥熱、口渴、小便短少。每次用30克,煎服數(shù)次,多食西瓜亦有上述作用。竹葉:有清熱除煩、利尿的作用。治療夏日受熱心煩、小便色深黃、量少不暢。每次10克,分兩次煎服。如有口舌生瘡時,更為相宜。絲瓜皮:可清暑熱、止煩渴。治療中毒、心煩、口渴。每次用鮮絲瓜皮20克,分兩次煎服。另外,夏日藥箱中給小兒準備一些防暑保健藥是十分必要的。金銀花露有清熱解毒,宣散風熱的功效,可治療小兒暑熱口渴,痱子、癤腫及感冒等??蓪⑺幰旱钩鲆徊糠?,對溫開水一起飲用。板藍根沖劑可以涼血解毒,清熱利咽,消腫止痛,可治療感冒,扁桃體炎,腮腺炎,咽喉腫痛等。雙黃連口服液有清熱解毒,可治療小兒感染,支氣管炎咳嗽,暑濕瀉泄,小便短少或見尿黃等。爐甘石洗劑可收斂止癢,化濕生肌,治療暑痱,膿皰瘡。風油精可芳香驅(qū)蚊,止痛止癢,治療蚊蟲叮咬,蟲咬皮炎。每日倒一點在浴水中洗浴,可防治暑痱,蚊蟲叮咬,小兒感冒發(fā)熱及夏季熱。
防署解署藥呀!如十滴水、人丹丸、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
以上是對“夏季應備哪些常用藥?”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