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在體內的代謝涉及吸收、分布、排泄等過程。
1. 吸收:鉛主要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人體。呼吸道吸收較為迅速,如吸入含鉛的粉塵、煙霧等。消化道吸收相對較慢,主要因誤食含鉛食物、水等。兒童的胃腸道對鉛的吸收率高于成人,這與兒童的生理特點有關。
2. 分布:進入血液的鉛,初期分布于肝、腎、腦等器官,隨后部分鉛轉移并儲存于骨骼中。骨骼中的鉛可占體內總鉛量的90%以上,處于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但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情況下,骨骼中的鉛可重新釋放入血液。
3. 排泄:鉛主要通過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少量通過糞便、汗液等途徑排出。腎臟對鉛的排泄能力有限,若長期接觸鉛,超過腎臟排泄能力,鉛就會在體內蓄積。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觸含鉛物品,如劣質玩具、含鉛油漆等。從事鉛相關職業(yè)的人群,需做好防護措施,定期進行體檢。一旦發(fā)現體內鉛含量異常,應及時就醫(yī),遵循醫(y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干預,以減少鉛對身體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