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鉛中毒是比較常見的小兒中毒疾病,可分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兩種類型。在嬰幼兒時期,如果經常舔食被鉛污染的物品,比如玩具、墻壁等,很容易會發(fā)生中毒。如果是急性中毒,會出現腹痛、煩躁、感覺減退、劇烈頭痛等癥狀,伴有共濟失調、昏迷等。如果是慢性中毒,表現為全身乏力和頭昏,伴有攻擊行為,那么小兒鉛中毒怎么治療呢?
1.排鉛治療。一旦發(fā)生鉛中毒,要立刻進行排鉛治療,首先使用依地酸鈣鈉溶液緩慢注射,需注射2~3天,堅持3~5個療程,再根據病情確定驅鉛的間隔。在治療期間,一定要定期檢查尿常規(guī)和腎功能,確定是否有異常,一旦出現少尿、無尿等情況,要立刻停藥,可用于驅鉛的其它藥物有二巰丁二鈉、二巰丙醇等。在日常飲食中,要鼓勵患兒多吃驅鉛的食物,比如牛奶、金針菇等。
2.對癥治療。如果是急性中毒,患者可能會出現急性腹痛、急性腦病等,具體表現為頑固性嘔吐、脈搏增快、驚厥等,嚴重時陷入昏迷狀態(tài)。如果腹痛非常嚴重,可使用阿托品、山莨菪堿等來解除痙攣,可以用葡萄糖酸鈣緩慢注射。如果發(fā)生急性腦病變,可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來控制,必要時注射甘露醇來降低顱內壓,并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以上是小兒鉛中毒的治療方法,包括排鉛治療、對癥治療等。小兒鉛中毒是比較常見的現象,以慢性中毒為主。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對中樞神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嚴重影響智力發(fā)育。要預防小兒鉛中毒,平時要注意安全教育,遠離含鉛較高的食物,比如松花蛋、爆米花、罐頭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