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建議到醫(yī)院診治,并按醫(yī)生的囑咐服藥,并臥床休息. 2,可服用中成藥,如小兒咽扁沖劑,清開靈口服液,板蘭根沖劑等口服藥物. 3,取西瓜霜或思密達涂搽口腔患處,每天2-3次. 4,注意口腔皮膚清潔, 每天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同時注意看好孩子,防止其對皮膚皰疹進抓撓,以防破潰感染 .手足口病多數為輕癥,病程在1周左右;極少數可發(fā)展為重癥,出現腦炎,肺水腫等,需要及時治療,否則會危及生命.
你好,手足口病是通過飛沫由呼吸道直接傳播,也可通過污染食品、衣物由消化道間接感染。這種疾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針對這種疾病,只需對癥治療,可用抗病毒藥如嗎啉胍(病毒靈)、板藍根等。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fā)生于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fā)癥.個別重癥患兒如果病情發(fā)展快,導致死亡.如果沒有合并癥,手足口病患兒多數一周即可痊愈.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癥處理,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B,C及抗病毒藥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病癥,應及時復查.1.接觸者應注意消毒隔離,避免交叉感染;2.密切監(jiān)測病情變化,尤其是腦,肺,心等重要臟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別注意監(jiān)測血壓,血氣分析,血糖及胸片;3.加強對癥支持治療,做好口腔護理;4.注意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及對重要臟器的保護;5.有顱內壓增高者可給予甘露醇等脫水治療,重癥病例可酌情給予甲基潑尼松龍,靜脈用丙種球蛋白等藥物;6.出現低氧血癥,呼吸困難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進行機械通氣治療;7.維持血壓穩(wěn)定,必要時適當給予血管活性藥物;其他重癥處理:如出現DIC,肺水腫,心力衰竭等,應給予相應處理.
手足口病 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起
所以治療上以抗病毒為主 如果發(fā)生了細菌感染 當然要加用抗細菌的藥物 吃藥方面 以維生素為主 如果有發(fā)燒 流涕 咳嗽 就主要是對癥處理就是了
平時注意的是愛干凈 預防感染
手足口病如果沒有并發(fā)癥 比如肺炎 呼吸衰竭 等 基本就跟普通的流行感冒一樣
你好 不要著急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fā)生于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fā)癥.中醫(yī)治療
普通型(心脾積熱):發(fā)熱,無汗,手足口出現皰疹,其中口舌皰疹色紅,疼痛劇烈,患兒流涎較多,納差,不能進食,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膩.中醫(yī)治法:清熱解毒化濕
方藥:大黃黃連瀉心湯加減
藥物:大黃3克,黃芩6克,黃連3克,五倍子6克,薄荷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普通型(濕熱交阻):發(fā)熱,無汗,手足口出現皰疹,口舌皰疹色暗紅,疼痛不劇,腹脹,納差,大便正?;蛏凿?舌暗紅,苔白膩或稍黃膩.
中醫(yī)治法:辛開苦降,清熱化濕解毒
方藥:甘草瀉心湯加減
藥物:生甘草10克,半夏6克,黃芩6克,黃連2克,干姜3克,柴胡10克,藿香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下面是幾款防治手足口病的食療方:
方一:紅蘿卜1條,白茅根15克,竹蔗1節(jié),生薏仁15克,每日1劑,煎水代茶.以上均為3至6歲兒童1人份劑量,可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功效:紅蘿卜健脾和胃,清熱解毒,透疹,降氣止咳;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竹蔗清熱瀉火,解煩;薏仁健脾利濕.此方劑具有補肺健脾,清熱化濕的功效,適用于小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兒急疹,流感的易感人群.
方二:燈芯草5扎 ,蟬蛻3g ,木棉花1朵 ,雞骨草10g ,瘦豬肉50g, 煲湯飲用 .
這位朋友,既然您的小孩已經確診為手足口病,就一要到醫(yī)院診治,并按醫(yī)生的囑咐服藥,并臥床休息. 必要時可服用中成藥,如小兒咽扁沖劑,清開靈口服液,板蘭根沖劑等口服藥物.取西瓜霜或思密達涂搽口腔患處,每天2-3次. 注意口腔皮膚清潔,每天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同時注意看護病人,防止其對皮膚皰疹進抓撓,以防破潰感染.
對于患病寶貝,一定要從發(fā)病開始隔離7-10天,以免傳染其他孩子. 飲食宜清淡無刺激性,忌食辛辣,魚,蝦,肉類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飲食溫度不宜過高,食用過熱的食物可以刺激破潰處引起疼痛,不利于病變愈合. 雖然手足口癥類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輕心,要細心呵護,注意預防隔離,以防擴散流行.
祝早日康復!!
你好,
對于手足口病的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癥處理,可服用維生素B,C及抗病毒藥物,有合并癥病人可肌注丙種球蛋白.孩子患病期間,家長應加強護理,幫助孩子做好口腔衛(wèi)生,進食前后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食物應以流質及半流質等無刺激性食品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腦炎,腦膜炎,弛緩性麻痹等病癥,患兒應及時就診,復查.腸道病毒傳染力強,但簡單的衛(wèi)生保健即可有效預防感染.家長和老師應教育孩子飯前便后要洗手,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為其合理補充營養(yǎng)并保證充足的休息,保持室內通風換氣.家長接觸兒童前或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垃圾污物.
飯前便后,外出歸來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嬰幼兒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及時清洗干凈.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yī)療機構就診;不要讓居家治療的患兒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需住院,可居家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以上是對“小兒科(手足口病)”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由于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情較輕的自限性疾病,所以媽咪不必過于擔心.整個病程大約在一周左右就會恢復,一般不會并發(fā)什么嚴重后果.只要護理得當,不會在皮膚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跡或疤痕.
溫馨提示:
家長盡量少帶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會,還要注意幼兒的營養(yǎng)、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