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我兒子23個月,說話只能說3個字,跟同齡的小朋友在一起老是喜歡打人家,特別皮,別的小孩子見了我兒子都有點怕了,都不知道到幼兒園咋辦,我們跟他說打他都沒用?問一下專家我兒子是咋回事?
還有脾氣很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P>你好!孩子的這種情況存在孤獨癥——“自閉癥”的可能性大,建議請當?shù)貎和睦韺<铱纯?</P>
<P>也有可能是嬰兒期過早過多坐學行車,爬行得少,導致感覺統(tǒng)合失調了.如果是這個原因引起的話,可請當?shù)匾呀涢_展感覺統(tǒng)合訓練的醫(yī)院診治一下.</P>
<P>打人是一種攻擊性行為,往往是兩歲左右的兒童,特別是男孩的常見行為,也可以說是這個年齡段兒童的特點.但是它并不能預測這個兒童未來的行為,比如早期愛打人的孩子,將來一定很兇殘,暴虐. </P>
<P><BR>原因是多方面的: </P>
<P>自我意識開始萌發(fā),事事都是“我”字當頭.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干,于是動手“排除”我不要,我不喜歡的東西,這就是打. </P>
<P>與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個東西人家不給,他又不會“要”,于是就打人. </P>
<P>語言表達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說不清楚,別人沒有照做,情緒不好,就打人. </P>
<P>喜歡看別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后哭的樣子,缺少同情心. </P>
<P>看電影,電視上有大人的鏡頭,很好玩,于是就模仿. </P>
<P>父母嬌慣.開始打人的時候沒有嚴厲制止,形成了習慣. </P>
<P>尋求注意.在孩子做好事的時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關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得不到注意的時候,只好做一些比較強烈的“動作”:打,來引起注意. </P>
<P>一些生理因素導致煩躁,比如在餓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況下,大人就比較多. </P>
<P>生活變化大,不適應.比如,搬遷,換保姆,上幼兒園等.不知怎么回事,又不會表達,于是揮動手臂,無目的地亂打. </P>
<P> </P>
<P><BR>有了打人的毛病必須重視,一旦形成習慣改起來就困難了,而且還會傷人. </P>
<P>立規(guī)矩.這并不是一兩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告訴他打人不好,媽媽不喜歡打人的孩子,反復地講,具體地講,會有效果. </P>
<P>避免自己出重拳,不要給他模仿的“榜樣”. </P>
<P>鼓勵他說出打人的原因.也許他說不清楚,大人要幫助他表達清楚,然后幫他分析.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積木,他要不回來,就打小朋友.這時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禮貌地向小朋友表示,請他還回來. </P>
<P>關心他的病痛,疲倦,饑餓,盡量替他解決好. </P>
<P>提高他的能力.由于能力差,做不好一件事,比如:拼圖拼不上,踢球踢不準等.這時可以幫助他做好這些事情.并在以后著意訓練.他能力強了,事情做好了,高興了,自信心強了,也就不會去打人了. </P>
<P>提高自信.經常注意表揚他好的行為,提高他的自信心,讓他感到被愛,被注意,這就好了. </P>
<P> </P>
<P> </P>
<P>幫寶寶改掉打人的毛?。?lt;BR><BR>首先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能對寶寶的“暴力行為”視而不見.如果寶寶打人了,應立刻抓住打人的那只手,同時嚴肅,堅定地直視他的眼睛,讓寶寶感到自己錯了,等寶寶情緒平靜后,再和他講道理. <BR><BR>其次不要體罰寶寶.當寶寶打人時,父母千萬不能用打寶寶的方式來懲罰他,最好“冷處理”——把正在哭鬧的寶寶放在一邊,告訴他父母很愛他,但必須等他哭完后再和他說話.這樣的話只說一遍即可,不要多說,更不要向寶寶過多解釋為什么.當寶寶情緒激動時,應避免出現(xiàn)越講道理越僵,以至父母失去耐心的情況. <BR><BR>第三積極的鼓勵不可少.父母應以積極熱情的方式對寶寶的良好行為給予鼓勵.尤其是那些平時習慣打罵,呵斥,批評寶寶的父母,更應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鼓勵能夠強化寶寶的良好行為,使寶寶表現(xiàn)出積極,正面的情感,促進向上發(fā)展.父母應對寶寶充滿信心. <BR><BR>第4父母應注意自己的反應.當寶寶在家里打人時,父母要表現(xiàn)出應有的尊嚴,不能對此一笑了之,甚至開心地享受寶寶發(fā)脾氣時別樣的可愛之處,更不應主動逗寶寶發(fā)脾氣,打人.讓寶寶感受到,自己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時,他人正常的反應是什么.時間久了,寶寶明白這種行為不被人接受,自然會有所改變. <BR><BR>最后為寶寶提供非攻擊性行為發(fā)生的條件.如果明知寶寶自尊心脆弱,就不要拿他的弱點與其他寶寶的長處相比;多了解寶寶的需要以及獨到之處,從他能接受的角度尊重寶寶;讓寶寶獨立做事情,擔負一定責任,使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經常說“相信你能行”,“你能做到,再努力一下”,“媽媽為你驕傲”之類的話,以此打開寶寶的心扉,幫助他成長.</P>
<P>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你點擊下方的“采納為答案”,這也是對我的支持.</P><P> </P>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