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便秘怎么治療
老太太今年70了,,15天大便一次。。每次都便不出來。請問應該怎么治療及怎么預防?
可以用復方蘆薈膠囊啊。
您好:
強調在診斷明確后,針對病歷進行治療。沒明確診斷的治療是一種盲目的對癥治療,有遺漏重要病變、延誤病情,甚至導致錯誤治療的危險。
有人曾提出慢性便秘的治療目的是:①恢復正常排便頻率和正常糞便稠度;②解除便秘引起的不適;③維持適當?shù)呐疟阋?guī)律而無需入為的幫助;④緩解可致便秘癥狀的原發(fā)病。要達到這個目的不太容易,要求醫(yī)生熟悉排便生理,對患者便秘的病因、病理生理有深刻的了解,正確運用各種治療方法,以及病人的積極配合,但關鍵仍是準確診斷。
㈠原發(fā)病的治療:對已查出的原發(fā)病,明確診斷后,采用相應的措施進行積極的治療。如肛裂可局麻擴肛或行內括約肌側切術治療;結腸腫瘤則行根治或姑息切除;如系藥物所致便秘,則應停服該種藥物或改用他種不致便秘的藥物;精神病、內分泌代謝病所致便秘應進行相應治療以盡快消除原發(fā)病對腸道功能的影響等。
㈡一般治療:在原發(fā)病一時難以糾正或暫未查出有明顯原發(fā)因素者,以下一般措施對多數(shù)便秘患者有益。
1.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多食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養(yǎng)成多飲水的習慣。粗纖維能軟化大便,增加糞便量,并刺激結腸蠕動,加快結腸轉運。便秘患者定時口服少量的小麥麩皮,是一種有效而又價格低廉的療法,但此法不適用于腸道有器質性狹窄者。飲水量應達每日3000ml,且不宜多飲茶或含咖啡的飼料,以防利尿過多。經上述治療,因飲食及生活習慣改變所致的便秘常能迅速緩解。
2.糾正不良排便習慣:忽視便意是女性便秘患者中常見的現(xiàn)象,作者統(tǒng)計,高達33%。其中多因早晨忙于家務、急于趕路上班而來不及上廁所,部分則為工作中不便離開崗位而強忍便意。經常忽視便意將影響正常排便反射,導致便秘。坐在便器上看書看報是另一種不良排便習慣,不利于排便反射的連續(xù)進行。對于不習慣坐式便器者,改為蹲位排便較有利,因蹲位時,肛管直腸角增大,更有利于糞便通過。對于習慣長期服用瀉劑排便者,應立即停止使用瀉劑,在醫(yī)生指導下恢復正常排便習慣。
3.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起居要有規(guī)律,要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保持樂觀的的精神狀態(tài),也可有助于改善消化道的功能。
㈢藥物治療:可用于便秘治療的藥物很多,但多數(shù)不適于慢性便秘患者,亦不適宜長期適用。當前,濫用瀉藥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造成少少醫(yī)源性便秘,臨床上應慎重選用。常見的瀉劑分以下幾類。
1.刺激性瀉劑:系通過刺激結腸粘膜、肌間神經叢、平滑肌,增加腸道蠕動和粘液分泌而發(fā)生作用,常見的有大黃、備瀉葉、酚酞、蓖麻油等。
大黃、番瀉葉含葸醌,由結腸細菌水解成活性成分后發(fā)生作用,僅作用于結腸或遠端回腸。大黃口服后6~8小時排出稍軟的大便;番瀉葉服用后8~10小時引起瀉下,如量大,可因刺激太強引起腹痛及盆腔充血,故月經期、妊娠期禁用。蒽醌類可引起“結腸黑變”,即黑色素沉積在結腸粘膜,常發(fā)生于用藥4~13個月后,停止用藥后3~6個月可消失,一般不會引起遠期病變。酚酞口服后在腸內與堿性腸液相遇形成可溶性鈉鹽,對結腸有刺激作用,導瀉較溫和,服藥后4~8小時排出軟便。部分由膽汁排泄,腸內再吸收形成腸肝循環(huán),故一次給藥作用可維持3~4天。蓖麻油口服后至小腸水解,釋放出蓖麻油酸鈉,刺激小腸主動分泌過程,減少糖吸收,促進腸蠕動,服藥后3~5小時排出稀便。
刺激性瀉劑可引起嚴重絞痛,長期服用可致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當有規(guī)律地使用多年后,可引起“瀉性結腸”,因難以識別,常被診斷為頑固性便秘而施以更多的瀉劑,甚至施以其他不當?shù)闹委煛?br /> 2.機械性瀉劑:系通過增加糞便的容量或改變糞便的成分以增加結腸推進運動,又可分為下幾類:
⑴鹽類瀉劑:如硫酸鎂、硫酸鈉,因口服后不易吸收,使腸腔內滲透壓升高,阻止了水分的吸收,致使腸內容物積增大,腸道擴張而刺激腸蠕動。作用較快,口服后0.5~3小時、直腸給藥后5~15分鐘發(fā)生作用。可用于急性便秘,灌腸則常用于糞便嵌塞,不能長期使用。腹瀉劇烈者可致脫水。
⑵膨脹性瀉劑(充腸劑):這種制劑含纖維素,吸水后形成柔軟的凝膠,使糞便容易排出,并可刺激腸蠕動。服后1至數(shù)天發(fā)生作用,無全身作用,可以長期使用,尤在低纖維膳食、妊娠期、撤退刺激性瀉劑時為宜。小麥麩皮、玉米麩皮、魔竽淀粉、瓊脂、甲基纖維素、車前子制劑等均屬此類。服用這類制劑時須注意多飲水;有腸狹窄者,因可引致腸堵塞,應慎用。
⑶軟化劑:為表面活化劑,能使糞便中的脂肪與水容易混合,并增加腸道分泌,如辛丁酯酸鈉(鈣)。通過口服,本身不吸收,但可增加其他物質的吸收,可能與瀉劑的肝毒性有關。只宜于短期(1~2周)使用,故不適合用于慢性便秘。
⑷潤滑劑:如石蠟油。在腸道中不被消化吸收,可包繞糞塊,使之容易排出;同時又妨礙結腸對水的吸收,故能潤滑腸腔、軟化大便,口服后6~8小時發(fā)生作用。長期使用可妨礙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不應與表現(xiàn)活性劑同時使用,以名增加礦物油的吸收。本品還是從肛門漏出,引起瘙癢。只能短期使用,不適于慢性便秘。
⑸高滲性瀉劑:因高滲性作用,增加腸腔內壓,刺激腸蠕動。甘油直接注入直腸后,由于高滲透壓刺激直腸壁引起排便反射,兼有潤滑作用,幾分鐘內可引起排便。乳果糖經結腸細菌代謝為低分子時的酸,降低結腸pH值,增加腸蠕動。
⑹其他瀉劑:曾使用過的一些瀉劑還有甘汞、蘆薈、牽牛、巴豆、硫磺等,現(xiàn)已不用。
處理便秘病人時,應熟悉上述瀉劑的作用,合理用瀉。一般來說,慢性便秘以膨脹性瀉劑為主,僅在必要時再使用刺激性瀉劑。急性便秘可酌情選用小劑量的鹽類瀉劑、刺激性瀉劑、潤滑劑等,但不要超過1周;如超過1周仍不能糾正便秘,應仔細尋找病歷。凡有長期濫用刺激性瀉劑者,必須逐漸停用,并加服膨脹性瀉劑。作者曾多次處理長期濫用各種瀉劑者,停藥后用服麩皮制劑,同時多飲水,逐漸恢復規(guī)律排便,此過程中,可酌情間斷加用少量其他緩瀉劑,以幫助平穩(wěn)過渡。
不少患者自行或按醫(yī)囑長期、連續(xù)服用各種瀉劑,其實,一次用瀉劑將結腸完全排空后,需3~4天結腸才能重新充滿,因此,連續(xù)用藥是不妥當?shù)摹R话銥a劑口服后需6~8小時發(fā)生作用,故較合理的服藥時間應為睡前,這樣,次晨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更符合生理。
㈣灌腸:主要適應癥是術前腸道準備、糞便嵌塞、急性便秘。溫生理鹽水較為適宜,因其對腸道刺激小。而肥皂水因對結腸粘膜刺激太大,應避免使用。另外,經常灌腸是產生依賴性,應予注意。
㈤外科治療:外科治療的適應癥主要是結腸、直腸、肛管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所引起的便秘。
1.結腸阻塞:由于以往的常規(guī)檢查手段即能容易地明確此類病變,從而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恢復結腸的暢通,消除便秘癥狀。
2.直腸肛管出口阻塞:
⑴肛管狹窄、肛裂、痔可分別作相應的外科處理,注意必須保護肛管組織,以免術后造成新的狹窄。
⑵直腸內套疊(rectalintussusception)。
⑶直腸前突(rectocele):在女性中十分常見,但僅部分病人有便秘癥狀,而且直腸前突的深度與排便困難的程度并無明顯的平行關系。這提示,發(fā)現(xiàn)直腸前突不等于發(fā)現(xiàn)了便秘的真正病因。據作者研究的結果,直腸前突只是盆底松弛所引發(fā)的諸多臨床表現(xiàn)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而且相當多的腸道慢轉動型便秘患者也有明顯的直腸前突。只有經過反復、周密的檢查,排隊了腸道慢轉運、內外括約肌、盆底肌功能失常和直腸內套疊以及濫用瀉藥的影響后,再經1~3個月嚴格的保守治療,確定直腸前突是引起出口阻塞癥狀的主要原因,而且保守治療不能解除癥狀時施行直腸前突修補手術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如果僅憑某些檢查便急于手術治療,很難得到可靠的遠期療效。
⑷盆底痙攣綜合征(spasticpelvicflosyndrome)和恥骨直腸肌綜合征(pubeetalissyndrome):都是因盆底?。M紋?。┰谂疟銜r不能松弛,甚至反而收縮,以致封閉盆底出口,引起排便困難的綜合征。兩征在病因、診斷、治療等方面都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探討。以往認為,兩征的主要區(qū)別是后者有恥骨直腸肌肥大,故一段時間內曾采用恥骨直腸肌部分切除術、切斷術治療此類疾患,但遠期療效均不理想,目前,多傾向采用生物反饋療法以訓練病人排便時松弛盆底肌,堅持長時間訓練,獲得了較好的療效。作者對上述兩綜合征進行了研究以后,認為這一類疾病的發(fā)病原因可能與潛在的先天異常有關。兩種綜合征可能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其臨床的共同特征是排便時盆底橫紋肌反射性弛緩功能失常,導致盆底肌、外括約肌整體反常收縮,而在安靜及盆底收縮時無明顯異常,故建議統(tǒng)一改稱為“盆底失馳緩綜合征”(unrelaxedpelvicflosyndrome)。由于迄今為止還不能從解剖學、生理學、組織學方面證實后一綜合征的病理變化僅發(fā)生在恥骨直腸肌,而作者對多例此類患者進行恥骨直腸肌、恥骨尾骨肌、外括約肌同步肌電測量,均證實系同步反常放電,因此,“恥骨直腸肌綜合征”一名不妥建議放棄。單獨切除或切斷恥肌直腸肌不能改變產生盆底及外括約肌整體反常收縮的病理生理機制,而且,手術造成的損療法治療此類患者,其中年輕患者便秘癥狀緩解。作者認為,以過類患者應首先采用生物反饋療法,并配合其他能緩解排便困難的措施如高纖維膳食等,以盡力恢復正常排便反射。下列幾項可列為手術指證:①直腸指診捫及盆底肌顯著肥大并導致肛管狹窄,后方直腸呈袋狀后突;②肛腸動力學檢查,肛管功能長度有感于5~6cm,而內括約肌功能正常;③盆底肌電圖檢查,盆底橫紋肌有超過正常值上限的病理多相波,并有確定的模擬排便時反常放電;④腸道轉運功能檢查有明顯的排出功能失代償,即標志物潴留于直腸壺腹;⑤長期(至少有感于3個月)嚴格的保守治療無效,病人極其痛苦者。因后方肌部分切除術能縮短肛管長度,減少排便阻力,在設計合理、操作細致的前提下,可作為本征后期的一種姑息療法。其橫紋肌切除程度以使術后肛管功能長度不少于3cm為妥。
3.內臟神經病變:
⑴先天性巨結腸:而短段先天性巨結腸患者,可采用強力擴肛或肛管直腸平滑肌切除術。文獻報道該法療效較好,且可同時達到診斷和治療兩個目的。手術要點:于肛管后方,從粘膜下向上切除約1cm寬,6~10cm長之內括約肌和直腸平滑肌肌條,然后縫合創(chuàng)口。
⑵特發(fā)性巨結腸:其臨床與X線表現(xiàn)為類似于“短段巨結腸”。其病因可能是獲得性的,但也不能排隊先天因素。其臨床特點表現(xiàn)為兩次排便間的間歇期極長,一次可排出大量干硬糞塊并伴有排便疼痛。但患者一般情況較好。常規(guī)檢查,腹部可捫及糞塊,直腸中有大量干硬便。水溶性造影劑行直腸造影可見直腸顯著擴大。其與短段巨結腸相鑒別要點有二:①肛管直腸抑制反射存在(但要注意,因直腸擴大,擴張直腸之氣囊須足夠大以觸及腸壁,以免導致假陰性);②無肌間神經叢異常,行腸道轉運功能檢查時,可見標志物潴留于直腸。治療以灌腸并保持直腸空虛為主,必要時可酌和硫酸鎂口服。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行內括約肌部分切除術,或肛管直腸平滑肌切除術甚至Duhamel手術。
⑶結腸無力:即特發(fā)性慢轉運型便秘,其外科治療至今仍是一個困難的問題。所謂結腸無力,是指結腸外觀正常,但全腸道通過時間大大延長。雖然有不少作者報道用結腸切除術治療本型便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外科醫(yī)生通常都不愿意切除外觀正常的結腸。有報告說此類便秘患者的結腸有明顯的內臟神經異常,但是,由于難于事先確定這種異常的范圍,空間應切除多少腸管才算合適則難以肯定。據國外作者的經驗,結腸無力發(fā)生于哪一部分,則切除部結腸便能糾正便秘。如結腸無力發(fā)生于左結腸,則左半結腸切除可解除便秘,如結腸無力發(fā)生于全結腸,則需行全結腸切除,回腸直腸吻合術。
㈥中醫(yī)中藥治療:中醫(yī)學對便秘的治療歷來強調需從整體出發(fā),針對病因,調節(jié)飲食、越劇、情志,遵照“保胃氣、存津液”原則,合理用藥。反對濫用瀉劑,傷氣耗液。仲景在《傷寒論》中就反復強調,陽明病有大病,并非都可寒下,若腸中津液虧耗,此時大便雖硬亦不可攻,只宜外導或潤下通便,設“陰明病,自汗出,若發(fā)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以訓后人。但仍有不少醫(yī)者治病不求甚解,見便秘之癥便處以承氣湯攻之,殊不知“承氣本為逐邪,非專為結糞而設”。只有體內滯留有害物質如熱邪,宿食、瘀血、痰飲、食物或藥物中毒時,為宜因勢利導,通過瀉下驅邪而出。而慢性便秘是津液虧、氣機郁、脾腎虛的結果,因此,斷無攻下必要。
1.調節(jié)飲食起居便秘的基本治療方法。中醫(yī)非常重視便秘的飲食療法,主張便閉癥狀一旦解除,即應以“谷肉果萊,食養(yǎng)盡之”,常用的食物有:黑芝麻、胡桃仁、大麻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杏仁、土瓜根汁、葵子、阿膠、蜂蜜、牛奶、牛酥、羊酥等,這些食物性滑質潤,營養(yǎng)豐富,尤適合于老人、產婦、兒童、患者的便秘。絕大多數(shù)習慣性便秘通過高速飲食起居,增加活動量和糾正依靠瀉藥排便,都能恢復正常排便,只有很少患者通過藥物加以治療。
2.辯證用藥是中醫(yī)治療慢性便秘的最大特點,反對見秘便瀉的單純處理,這樣才能靈活妥貼,無后遺諸癥。常用的治療有:
⑴增水行舟法:即滋陰養(yǎng)血,增液潤腸法。《醫(yī)宗必讀》說:“老年津液干枯婦人產后亡血及發(fā)汗利小便,病后血氣未復,皆能秘結,法當補養(yǎng)氣血,使津液生則自通?!辈⒅赋觯骸按祟惐忝卣`用硝黃利瀉,多致不救,而巴豆、牽牛,其害更速。宜八珍湯加蘇子、橘紅、杏仁蓯容,倍用當歸?!弊髡咭运奈餃尤馍惾亍⒑问诪酢⒛z為本法主方,陰虛加貞子、鎖陽、天冬;血虛加黑芝麻、桑椹子;腸燥津枯加大麻仁柏子仁、蜂蜜;氣滯加枳殼、厚樸;血虛有熱加地栓、槐角、黃芩,治療多例,皆取得了滿意效果。
⑵理氣開秘法:即順氣行滯,升清降濁,開上竅,通下竅,“提壺揭蓋”之法。適應于氣機郁滯便秘。前人多和六磨湯(檳榔、沉香、木香、烏藥、枳殼、大黃)為主方,但方中大黃損傷津液,大便更秘;故當以局方蘇子降氣湯(蘇子、半夏、前胡、厚樸、橘紅、當歸、甘草、肉桂或沉香)為主方,可加萊菔子、栝樓、枳殼、杏仁。
⑶益脾補腎法:即補益脾腎,培本通便法。腎主五液、脾主散精,腎在下而主氣化,脾居中而司運輸,津液充,氣化行,則大便調暢。脾失輸布過化,腎失溫煦滋潤,則大便秘結,故益脾補腎法是治療頑固性便秘的大法。脾虛中氣不足,無力宣導大腸的氣虛便秘,可用補中益氣湯增當歸尾,加肉蓯蓉、威靈仙。腎陰虛中津虧可用六味地黃湯加麥冬、懷牛膝、肉蓯蓉、黑芝麻。腎陽虛氣化失職可用濟川煎加半硫丸。作者通常用自擬運腸通便湯治療頑固性便秘,方藥:肉蓯蓉15g,懷牛膝10g,熟地黃、當歸、白術各15g,威靈仙10g。本方雙補脾腎,不燥不寒,以加強脾腎對在腸宣導運化,推動排便,故命名為運腸通便湯。對老年、久病、產衙及久服瀉劑形成的脾腎雙虛便秘有較好作用,故命名為運腸通便湯。對老年,久病、產后及久服瀉劑形成的脾腎雙虛便秘有較好作用,虛中夾實,腹脹結甚者可加萊菔子、厚樸各10g。脾腎陽虛,腹冷便結者,加韭萊子、葫蘆巴各10g。
胡伯虎近年來采用蓯容通便口服液治療便秘取得了較好療效,對虛型慢性便秘和習慣性便秘有肯定療效。服藥后排出成型軟便,通便作用主要是滋陰初腎,潤腸通便。
以上是對“便秘怎么治療?”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溫馨提示:
早飯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輕度通便作用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