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小兒今年四周歲半,兩歲不到時有一次出現(xiàn)嘔吐,發(fā)熱等癥狀,B超示肝內膽管炎性反應,用抗生素治療后好了,但是今年一月又出現(xiàn)同樣癥狀,又是同種疾,我不知道在平時要注意什么,還有這個疾病的并發(fā)癥有什么,它的愈后怎么
你好:治療原則是手術解除膽管梗阻,減壓膽管和引流膽道。但在疾病早期,尤如急性單純性膽管炎,病情不太嚴重時,可先采用非手術方法。約有75%左右的病人,可獲得病情穩(wěn)定和控制感染。而另25%病人,對非手術治療無效,并由單純性膽管炎發(fā)展成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應及時改用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解痙鎮(zhèn)痛和利膽藥物的應用,其中50%硫酸鎂溶液常有較好的效果,用量為30~50ml一次服用或10ml日3次;胃腸減壓也常應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的聯(lián)合應用很重要,雖在膽管梗阻時膽汁中的抗生素濃度不能達到治療所需濃度,但它能有效治療菌血癥和敗血癥,常用的抗生素有慶大霉素,氯霉素,先鋒霉素和氨卞青霉素等。最終還須根據(jù)血或膽汁細菌培養(yǎng)以及藥物敏感試驗,再調整合適的抗生素。如有休克存在,應積極抗休克治療。如非手術治療后12~24小時病情無明顯改善,應即進行手術。即使休克不易糾正,也應爭取手術引流。對病情一開始就較嚴重,特別是黃疸較深的病例,應及時手術。手術死亡率仍高達25~30%。手術方法應力求簡單有效,主要是膽管切開探查和引流術。應注意的是引流管必須放在膽管梗阻的近側,在梗阻遠側的引流是無效的,病情不能得到緩解。如病情條件允許,還可切除炎癥的膽囊,待病人渡過危險期后,再徹底解決膽管內的病變。
溫馨提示:
宜進清淡、易消化、少渣、溫度適宜、無刺激性、低脂肪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