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潰瘍的檢查項目有胃鏡檢查、X線鋇餐檢查、幽門螺桿菌檢測、糞便潛血試驗、胃液分析等。
1. 胃鏡檢查:這是診斷消化道潰瘍的金標準,可直接觀察潰瘍的部位、大小、形態(tài)、數(shù)目等情況,還可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明確潰瘍的性質(zhì),判斷是否存在惡變等情況,對指導后續(xù)治療有重要意義。
2. X線鋇餐檢查:當患者不宜進行胃鏡檢查時可選用。通過口服硫酸鋇后進行X線檢查,若有潰瘍,可顯示出龕影,能幫助了解潰瘍的大致情況,但對較小潰瘍可能存在漏診情況。
3. 幽門螺桿菌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消化道潰瘍關(guān)系密切,檢測方法有尿素呼氣試驗、胃鏡下取組織檢測等。明確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對于制定治療方案很關(guān)鍵,若陽性通常需進行根除治療。
4. 糞便潛血試驗:可了解患者是否有消化道出血情況,若糞便潛血試驗持續(xù)陽性,提示潰瘍可能有活動或惡變傾向,需進一步檢查評估。
5. 胃液分析:通過抽取胃液,分析胃酸分泌情況,有助于了解潰瘍的病因及病情,但目前該檢查在臨床上應用相對較少。
消化道潰瘍患者在檢查明確病情后,要積極配合治療。治療期間需注意規(guī)律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態(tài)。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囑咐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和調(diào)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