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貼三伏貼可選擇肺俞穴、足三里穴、關元穴、神闕穴、膏肓穴等穴位。
1. 肺俞穴:此穴位于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肺俞穴是肺之背俞穴,與肺臟聯(lián)系緊密,刺激該穴位可調節(jié)肺臟功能,對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咳嗽、哮喘、支氣管炎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通過三伏貼刺激能起到補肺益氣、止咳平喘的功效。
2.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足三里是常用保健穴位,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jīng)活絡等作用。三伏貼貼此穴可增強脾胃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對胃腸疾病及身體虛弱者較為適宜。
3. 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關元穴為人體元陰元陽之交會處,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三伏貼貼于關元穴,可溫補腎陽,增強人體陽氣,對腎陽虛引起的畏寒怕冷、腰膝酸軟、性功能減退等有一定調理作用。
4. 神闕穴:位于臍中央。神闕穴是人體生命之根蒂,真氣所系之處。三伏貼貼此穴可健脾和胃、益氣養(yǎng)血、回陽救逆,能調節(jié)人體臟腑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對多種疾病都有輔助治療和預防保健作用。
5. 膏肓穴: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膏肓穴有補益虛損、養(yǎng)肺調心等作用。三伏貼刺激該穴位,可防治各種虛勞疾病,對于久病體虛、氣血不足等情況有較好的調理效果,能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貼三伏貼后要注意保持貼敷部位清潔干燥,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出汗過多影響貼敷效果。貼敷期間飲食宜清淡,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若貼敷部位出現(xiàn)輕微紅腫、瘙癢等屬正常反應,若出現(xiàn)嚴重不適需及時就醫(yī),應嚴格遵醫(yī)囑進行貼敷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