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可能與腎虛有關,中醫(yī)認為腎陰陽失調可導致神經衰弱。
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來看,神經衰弱屬于心理疾病的一種,是一類神經癥性障礙。中醫(yī)則認為神經衰弱屬于陰陽失和表現(xiàn),衛(wèi)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于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因此,腎陰虛、腎陽虛都可能會合并神經衰弱。
腎虛造成的神經衰弱主要表現(xiàn)為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聽力下降或耳鳴、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或嗜睡等。需要結合腎虛的具體類型對癥用藥治療,通常腎陽虛需要使用溫腎陽的藥物類型,比如金匱腎氣丸、右歸丸、益腎丸等。而腎陰虛則需要使用滋陰類藥物,比如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知柏地黃丸等。
腎虛造成神經衰弱,除了用藥調理外,也需做好生活護理,比如適當進行體育活動,通過聽音樂或看書等方式放松心情、轉移注意力;戒煙戒酒、進行室外活動等,都能起到緩解效果。如果治療后無緩解、癥狀加重,建議就醫(yī)進行綜合檢查,找到神經衰弱原因后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