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歲
車禍致傷右胸右小腿等多處28天
患者于5.6日因車禍致傷右胸、右小腿,經(jīng)CT 、X線等檢查診斷為:右肺大面積挫傷、血氣胸、失血創(chuàng)傷性休克,右第2-9肋骨骨折,右脛骨中下段骨折,即送入外科行閉式引流、手法復位肋骨、輸血、抗休克、石膏固定右小腿、對癥等治療,于5.18日病情穩(wěn)定轉骨科排期手術。于5.19日起發(fā)熱,最高達39.9攝氏度,咳嗽,喘促,咯暗紅灰色稠痰,量多,右胸痛劇烈(原治療疼痛已減)等,查血像高達2.8萬,痰培養(yǎng)陰性,予抗感染,超聲霧化吸入等對癥等處理,經(jīng)三次更改抗生素(現(xiàn)已改用氟羅沙星和泰能),最近兩次查血像仍2.5萬,體溫波動在37.5-38.8度之間,咳嗽減輕,痰白清稀起泡沫,動則喘甚,大汗出,無明顯胸痛。
請各位前輩指教,可以肯定這發(fā)熱是感染引起的嗎?為什么還是控制不了?還有什么方法?
希望各位前輩幫幫我爸,萬分感謝!
第一次問題補充:(2007-6-4 12:00:05)非常感謝您們!
現(xiàn)發(fā)熱37.5-38.8度,身熱,不惡寒,時大汗出,咳痰無力(咳七八下才能吐出),痰白清稀起沫,動則咳喘加重,無明顯胸痛,心煩,口微干,飲水量一般,身體消瘦,面色青白,精神一般,語言清楚,胃納較前好轉,但仍比出事前差,大便溏黑,每日一次,不會很臭,小便黃,舌暗紅,蒼老起裂紋,無苔,脈數(shù),重按無力(我自己把的脈不太肯定)
我爸住在中醫(yī)院,病情稍穩(wěn)定開始就用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了,到發(fā)熱比較嚴重時急則治其標,改用麻杏甘石湯合葦莖湯,稍退熱和咳喘減后改用竹葉石膏湯合葦莖湯,后再用血府逐瘀湯到現(xiàn)在,也有加三七粉,仍是這樣。
第二次問題補充:(2007-6-4 22:49:01)今天體溫37.4-38.3攝氏度,我還注意到我爸近幾吹超聲霧化吸入的時候就會喘咳加重,甚至端坐位都不能緩解,咳出清稀白色泡沫痰和反胃咳出同樣是清稀白色泡沫痰大概30-50ML之后方能緩解,吸氧都會加重喘咳,但沒這么利害,但平時只是稍有點喘和咳,痰也不多,為什么會這樣呢?肺氣道的病一般來說吸氧和超聲霧化吸入時不是應該會好D,舒服點的嗎?
第三次問題補充:(2007-6-5 19:05:04)真的是太感謝敖雷一蘭老師您了!我也是學中醫(yī)的醫(yī)學生,也有這樣想過,因為自己才學沒幾年,沒經(jīng)驗,不敢肯定。另外我爸已轉回胸外科,今天體溫仍是37.4-38.7攝氏度,噴喉時仍咳喘得利害和嘔吐白色泡沫樣的東西,和今天早上出了一次大汗,我爸現(xiàn)在出大汗不是連續(xù)出了,是有時就出一陣子的,平時就也還有點微汗,精神似乎就比之前好了點,胃納、二便也還是這樣,今天下午復查了胸部CT,結果是右下肺不張和包裹性積液,現(xiàn)在的管床醫(yī)生說明天做B超定位,將積液抽出來。感覺我爸如果早日轉回外科就好了。
另外,我爸雖然住在中醫(yī)院,但我覺得那里的醫(yī)生中醫(yī)水平也不怎么樣,因為我在那里見習過,見到醫(yī)生開中藥都是在模版上復制過來,原來模版里開的什么方,就照抄什么方,病歷上也照搬,都不怎么辯證,甚至連藥味、藥量加減都沒有。而之前我爸發(fā)高燒的時候開的麻杏甘石湯、葦莖湯和竹葉石膏湯的時候,那位骨科的老師也是認為感染引起的高熱,用了這些方,熱也確退到了37度,只是準備手術的那天又燒起來了,我還以為這些方是用對了的。
非常遺憾無法面診.只能依你表述給予提示回答;外傷撞擊造成的氣滯血淤于病灶.感染炎癥可以用西藥.但抗生素對血液循環(huán)障礙導致---產(chǎn)生的無菌性炎癥根本沒有作用.建議找資深中醫(yī)號脈用-----血腑逐淤湯加減[劑量]并向面診醫(yī)生提示;每副湯藥喝的同時要配喝[三七粉3-5克].需要可不斷咨詢,我可作以深切關注.
主證----為強力撞擊失血休克;[清稀泡沫體液]不應理解咳出的就是痰,就是有害物質.同樣[急則治其標]以[肺炎或肺部疾病]用---麻杏甘石湯和葦莖湯也有待商榷[確].超聲霧化應停用.
初見表述已知有一定的醫(yī)學基礎,反之不會有這多術語及舉一反三之問.很好.問答合拍---將更有利于病患.你說呢.現(xiàn)將你三個問帖重讀后再作提示如下;1;你可將我?guī)讉€回答合并綜合再讀.2;[舌無苔---口微干---有裂紋]一般有苔者為內(nèi)熱無苔者屬陰虛.裂紋同樣.但舌光而干則為陰虛重證.如發(fā)展---陰愈耗傷--致光如去膜豬腰時-----將會難治許多---很難想象.2;同意[抽液減壓]中西醫(yī)結合,但要側重中醫(yī)[非感染性病兆抗生素是無濟于事,只能耽誤病情].在[抽減]同時補中益氣,視病人目前狀況即使平常劑量[照抄--不作加減]亦可.----不會有副作用的,沒有傷身之藥.一般三天[副]可見效.屆時效不更方.3;對施治院方及醫(yī)生要理解.實際上每個大夫在工作中都是有著一定保險系數(shù)的.
溫馨提示:
預防意外損傷,對于煩躁或神志不清的病人,應加床旁護欄,以防墜床;必要時,四肢以約束帶固定于床旁。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