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現(xiàn)在對于干擾素,一般是300萬U每日一次,半個月至一個月后改為隔日一次。想請教一下當初定這個方案的時候是怎么確定的?為什么不能一直每日一次?是因為經濟因素么?
如果每日一次,這樣血藥濃度比較高,效果應該比較好,就像應用聚乙二醇干擾素一樣,穩(wěn)定的血藥濃度。
前幾天去開山東省傳染病年會,有專家提出這樣的觀點:干擾素機理是作用于細胞表面受體,在細胞內產生抗病毒蛋白其作用。而受體有個問題,就像嗅覺,長時間的刺激會使閾值減低。因此間斷刺激可以提高干擾素療效。因此認為聚乙二醇干擾素效果不好。大家對此怎么看?
你好,干擾素的用法是根據(jù)無數(shù)的臨床試驗得來的,沒有哪一種藥的用法是因為經濟因素而決定的. 根據(jù)健康網(wǎng)訊: 2004年4月14日在德國柏林召開了歐洲肝臟研究學會2004年會。有關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a(派羅欣)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臨床及基礎研究內容豐富,引人注目。這里著重介紹派羅欣治療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臨床研究進展。 一、 派羅欣治療乙型肝炎的進展 法國Marcellin等報告,治療HBeAg陰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派羅欣單藥比單用拉米夫定更有效。 537例HBeAg陰性的成年CHB患者分別接受派羅欣(180μg每周1次)聯(lián)合安慰劑,派羅欣(180μg每周1次)聯(lián)合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或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共治療48周,隨訪24周。 結果顯示,派羅欣聯(lián)合安慰劑組和派羅欣聯(lián)合拉米夫定組,其ALT恢復正常和HBV DNA<20000拷貝/ml比率顯著高于單用拉米夫定組。在組織學應答(肝臟炎癥指數(shù)改善≥2分)率方面,派羅欣聯(lián)合安慰劑組為47%,派羅欣聯(lián)合拉米夫定組為37%,單用拉米夫定組為39%。在派羅欣組(無論是否合用拉米夫定)有12例產生HBsAg應答,而單用拉米夫定組則無1例HBsAg應答。病毒學應答率方面,派羅欣聯(lián)合安慰劑組為43%,派羅欣聯(lián)合拉米夫定組為44%,單用拉米夫定組為29%。 意大利Colombatto等用拉米夫定(A組25例)、派羅欣(180 μg,每周1次)聯(lián)合拉米夫定(B組23例)、或派羅欣(180 μg,每周1次)聯(lián)合安慰劑(C組24例)治療HbeAg陰性和(或)HbeAb陽性的CHB患者。結果顯示,C組的HBV動力學與接受拉米夫定者所見不同。當與拉米夫定聯(lián)合應用時,派羅欣可在早期促進HBV DNA清除。 二、 派羅欣對持續(xù)ALT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療進展 美國Pockros等報告,派羅欣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持續(xù)性ALT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若治療12周時沒有獲得EVR,可能沒有必要繼續(xù)用該方法治療。 持續(xù)ALT正常的422例CHC患者被隨機分入24周或48周派羅欣?180μg,每周1次?聯(lián)合利巴韋林?800mg/d?組中,在治療24周組和48周組分別有30%(212例)和52%(210例)獲得持續(xù)性病毒學應答(SVR)。研究者稱,治療12周時沒有獲得EVR的患者繼續(xù)治療獲得SVR的可能性很小。 美國O'Brien等發(fā)現(xiàn),持續(xù)ALT正常的CHC病人,獲得SVR后,其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514例ALT正常的CHC病人隨機接受派羅欣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24周、或48周、或者不治療。所有病人均完成SF-36和疲勞嚴重度評分(FSS)。治療24周組、48周組和不治療組獲得SVR的比率依次為30%、52%、0。在SF-36評分方面,應答者與無應答者在一般健康(P<0.001)、疼痛指數(shù)(P<0.01)、生理功能(P<0.01)、社會功能(P<0.05)、活力(P<0.05)和身體勝任評分(P<0.001)均具有明顯的差異,在FSS評分方面亦是如此(P<0.01)。應答者與不治療組相比?在一般健康(P<0.001)和活力?P<0.001?方面亦具有明顯的差異。 三、 派羅欣治療HCV合并HIV感染者的進展 美國Torriani等完成的多國、隨機、部分雙盲研究(APRICOT)結果顯示,HCV合并HIV感染者,用派羅欣、利巴韋林治療48周,其SVR可達40%。 共有868例病人隨機分配接受48周干擾素(3MU,每周3次)聯(lián)合利巴韋林(800 mg/d)、派羅欣(180 μg每周1次)聯(lián)合安慰劑、或派羅欣(180 μg每周1次)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三組獲得SVR率分別是:12%、20%、40%(派羅欣/利巴韋林組與另外兩組相比,分別 P<0.0001?派羅欣/安慰劑組與干擾素/利巴韋林組相比,P=0.0078)。研究者強調,在干擾素為基礎的治療上加入利巴韋林對預防復發(fā)有重要意義。 四、小分子聚乙二醇化干擾素的治療進展 意大利Francesca等報告,對于基因1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給予每周兩次的小分子聚乙二醇化干擾素(PEG-IFN)α2b聯(lián)合利巴韋林(RBV)在獲得持續(xù)性病毒學應答(SVR)方面更有效,且較一周1次的給藥方案耐受性更好。 該研究共納入65例非住院治療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8男/27女,年齡20~65歲),22例(基因2型7例,基因1型15例)接受小分子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b 1.5 μg/Kg/周(A組),43例(基因2型17例,基因1型26例)接受每周2次,每次1.2 μg/Kg/(B組)。兩組均同時接受利巴韋林11 mg/Kg/d?;颍毙突颊咧委煟矗钢?,基因2型患者治療24周,治療結束后隨訪24周。 結果顯示,B組持續(xù)病毒學應答率高于A組(46%對13%,P=0.033),且B組獲得早期應答的比率比A組高(53%對27%,P=0.039)。對在此之前沒有治療過的患者,B組獲得持續(xù)病毒學應答率更顯著(72%對25%,P=0.034)。 五、 其他進展 澳大利亞的Ferenci等研究提示,24小時病毒學應答是派羅欣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丙型肝炎的有效預測指標。 意大利Piccolo等報告,用派羅欣治療早期獲得EVR的患者,繼續(xù)單用派羅欣或派羅欣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24周時病毒清除率相似。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