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三個方面:1.絳蟲病的治療驅除寄生于腸道的成蟲,防止再次自身感染。常用藥有:①吡喹酮10~20mg/kg,每日3次×2天。②氯硝柳胺(滅絳靈)2g,嚼碎后1次吞服,3~4小時后服瀉藥1次,加速絳蟲節(jié)片排出。2.囊蟲病治療①吡喹酮50mg/kg/d,分3次口服×14天,必要時可重復1~2個療程。治療有效者CT表現囊腫和結節(jié)縮小或消失或鈣化,腦室形態(tài)恢復正常。臨床癥狀緩解。約1/5病人藥物治療無效,需手術治療。②外科手術適用于有顱內壓增高、局灶體征,并經CT定位者。囊蟲阻塞導水管,可從側室注入生理鹽水使腦室內壓增高,促使囊蟲脫離導水管。抗顱高壓藥物治療無效者,可做腦室-腹腔分流術。3.癥狀治療癲癇者服用抗癲癇藥,腦炎型者加用類固醇激素,高顱壓者用脫水劑等。
溫馨提示:
飯前便后要洗手,以防誤食蟲卵。不吃生菜、生肉。豬肉最好在零下12至13攝氏度的溫度中冷凍12小時后食用。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