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常用藥物有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麝香等。
1. 白芥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性溫,味辛,歸肺經(jīng)。具有溫肺豁痰利氣、散結(jié)通絡止痛的功效。在三伏貼中,能有效刺激穴位,促進藥物吸收,增強溫陽散寒、化痰通絡的作用,對寒痰喘咳等病癥有較好療效。
2. 細辛: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等干燥全草,性溫,味辛,歸心、肺、腎經(jīng)。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的作用??芍渌幬锔玫匕l(fā)揮溫通經(jīng)絡、散寒止痛之效,常用于改善風寒感冒、頭痛牙痛等相關(guān)癥狀。
3. 甘遂: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塊根,性寒,味苦,有毒,歸肺、腎、大腸經(jīng)。能瀉水逐飲、消腫散結(jié)。在三伏貼配方里,可引導諸藥直達病所,增強利水消腫、化痰散結(jié)的功效,對水腫脹滿等情況有一定作用。
4. 延胡索: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塊莖,性溫,味辛、苦,歸肝、脾經(jīng)。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因氣血不暢引起的疼痛,使三伏貼在調(diào)理身體氣血方面發(fā)揮更好作用。
5. 麝香:鹿科動物林麝等成熟雄體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性溫,味辛,歸心、脾經(jīng)。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jīng)、消腫止痛的作用。雖較為罕見且價格昂貴,但能增強藥物的滲透力,使三伏貼的藥效更好地發(fā)揮,常用于一些疑難病癥的輔助治療。
使用三伏貼時,要注意貼敷時間不宜過長,避免皮膚過敏、灼傷。貼敷期間飲食宜清淡,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食物。若貼敷部位出現(xiàn)紅腫、瘙癢等不適,應及時咨詢醫(yī)生處理,不可自行隨意用藥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