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每次當我坐下,低頭看書后不久,脖子開始不舒服,稍微動一下,脖子和肩膀就會咔咔響,只有當我挺直后背,頭不往下低時,感覺才好點,弄得我不能專心看書,我懷疑自己得了頸椎病,但我不想去醫(yī)院,有沒有什么按摩操之類可以在家自己做的或者平時該注意什么?請看清楚我的2個問題.
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cè),稍加壓力從前發(fā)際沿頭頂至腦后做“梳頭”狀動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腦鎮(zhèn)痛.康復操可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huán),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 松,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1. 左顧右盼: 頭先向左后向右轉(zhuǎn)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30次.2. 前后點頭: 頭先前再后,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3. 旋肩舒頸: 雙手置兩側(cè)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后向前旋轉(zhuǎn) 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轉(zhuǎn)20—30次.4. 搖頭晃腦: 頭向左一前一右一后旋轉(zhuǎn)5次,再反方向旋轉(zhuǎn)5次.5.頭手相抗: 雙手交叉緊貼后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后用 力,互相抵抗5次.6. 雙手托天: 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鐘腰椎要注意不要用力,每天輕微活動數(shù)下,可以買一把按摩椅每天做腰脊按摩兩次,每次20分鐘.
你好:
1. 坐姿正確 : 要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確,使頸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適自然的姿勢.辦公室工作者,還應不時站起來走動,活動一下頸肩部,使頸肩部的肌肉得到松弛. 2. 活動頸部: 應在工作1~2小時左右,有目的地讓頭頸部向前后左右轉(zhuǎn)動數(shù)次,轉(zhuǎn)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各個方向的最大運動范圍為準.使得頸椎關節(jié)疲勞得到緩解. 3. 抬頭望遠: 當長時間近距離看物,尤其是處于低頭狀態(tài)者,既影響頸椎,又易引起視力疲勞,甚至誘發(fā)屈光不正.因此,每當伏案過久后,應抬頭向遠方眺望半分鐘左右.這樣既可消除疲勞感,又有利于頸椎的保健. 4. 睡眠方式: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低.枕頭:中央應 略凹進,頸部應充分接觸枕頭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懸空.習慣側(cè)臥位者,應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不要對著頭頸部吹冷風. 5. 避免損傷:避免和減少急性頸椎損傷,如避免猛抬重物,緊急剎車等. 6. 防寒防濕: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時受風寒侵襲.頸椎病患者常與風寒,潮濕等季節(jié)氣候變化有密切關系.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速度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血液循環(huán).冬季外出應戴圍巾或穿高領毛衫等,防止頸部受風,受寒. 7. 預防感染:積極治療頸部感染和其他頸部疾病.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 1.按摩百會 :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頭頂最高處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腦寧神,益氣固脫. 2.對按頭部 : 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cè)的太陽穴處,其余四指分開,放在兩側(cè)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3.按揉風池 : 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cè)風池穴(頸后兩側(cè)凹陷處),其余手指附在頭的兩側(cè),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zhèn)痛. 4.拿捏頸肌 :
將左(右)手上舉置于頸后,拇指放置于同側(cè)頸外側(cè),其余四指放在頸肌對側(cè),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痙止痛,調(diào)和氣血. 5,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對側(cè)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后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cè)交替進行.功效:通經(jīng)活絡,散寒定痛. 6,用左(右)手四指并攏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復按摩大椎穴(位于后頸部頸椎中最大椎體下方的空隙處)各20~30次,至局部發(fā)熱為佳,兩側(cè)交替進行.功效: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7.對按內(nèi),外關 :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nèi)關穴(掌橫紋以上2寸,兩肌腱之間),中指放在對側(cè)的外關穴(內(nèi)關穴對面),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1分鐘,雙手交替進行.功效:寧心通絡,寬胸行氣.8.掐揉合谷 : 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處),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雙手交替進行.功效:疏風解表,開竅醒神. 9.梳摩頭頂 :
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cè),稍加壓力從前發(fā)際沿頭頂至腦后做“梳頭”狀動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腦鎮(zhèn)痛.康復操可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huán),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 松,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1. 左顧右盼: 頭先向左后向右轉(zhuǎn)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30次.2. 前后點頭: 頭先前再后,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3. 旋肩舒頸: 雙手置兩側(cè)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后向前旋轉(zhuǎn) 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轉(zhuǎn)20—30次.4. 搖頭晃腦: 頭向左一前一右一后旋轉(zhuǎn)5次,再反方向旋轉(zhuǎn)5次.5.頭手相抗: 雙手交叉緊貼后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后用 力,互相抵抗5次.6. 雙手托天: 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鐘腰椎要注意不要用力,每天輕微活動數(shù)下,可以買一把按摩椅每天做腰脊按摩兩次,每次20分鐘.
溫馨提示:
保持樂觀精神,樹立與疾病艱苦抗衡的思想,配合醫(yī)生治療,減少復發(fā)。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