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問題描述:我口臭已經(jīng)很久了,舌苔白厚,嘴酸,手指中,尿頻,吃了很多脾胃的要都不管用,有次用了五苓散感覺有點用,請幫我分析下我怎樣配藥啊,一定幫幫我 啊,
五苓散 Wuling San
方 名:五苓散(利濕之劑)
總 結(jié):利濕瀉熱
組 成:豬苓,茯苓,澤瀉,白術(shù),桂枝
〖方源〗 《內(nèi)經(jīng)·靈蘭秘典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內(nèi)經(jīng)·至真要大論》:“諸濕腫滿,皆屬于脾”.
〖組成〗 豬苓 十八銖[12g]去皮 澤瀉 一兩六株[20g] 白術(shù) 十八銖[12g] 茯苓 十八銖[12g] 桂枝 半兩[8g]去皮
〖用法〗 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方歌〗 五苓散治太陽府,澤瀉白術(shù)與二苓,
溫陽化氣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主治〗
1.蓄水證.小便不利,頭痛微熱,煩渴欲飲,甚則水入即吐,舌苔白,脈浮.
2.水濕內(nèi)停.水腫,泄瀉,小便不利,以及霍亂等.
3.痰飲.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眩,或短氣而咳者.
〖功用〗 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病機〗 太陽表邪未解,內(nèi)傳太陽膀胱腑,致膀胱氣化不利,水蓄下焦,而成太陽經(jīng)腑同病.外有太陽表邪,故頭痛發(fā)熱脈浮;內(nèi)傳太陽腑以致膀胱氣化不利,則小便不利,水液蓄而不行以致津液不得輸布,則煩渴引飲,飲入之水不得輸布則水入即吐,而成水逆.
〖運用〗
1.本方為利水之劑,所治諸證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脈浮或緩為證治要點.
2.若水腫兼有表證者,可與越婢湯合用;水濕壅盛者,可與五皮散合用;泄瀉偏于熱者,須去桂枝,加車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熱.
3.常用于腎炎,肝硬化所引起的水腫,以及急性腸炎,尿潴留,腦積水等,屬水濕內(nèi)盛者.
〖注意事項〗
1.入湯劑不宜久煎.
2.濕熱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附方一〗 茵陳五苓散(《金匱要略》)
組成:茵陳蒿末[4g],五苓散[2g]
用法:上二味和,先食飲方寸匕(6g),日三服.
功用:利濕退黃.
主治:濕熱黃疸,濕多熱少,小便不利等證.
〖附方二〗 四苓散(《明醫(yī)指掌》)
組成:白術(shù) 茯苓 豬苓 澤瀉[各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滲濕利水.
主治:內(nèi)傷飲食有濕,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附方三〗 胃苓湯(《丹溪心法》)
組成:五苓散 平胃散[各3g]
用法:上合和,姜棗湯,空心服.
功用:祛濕和胃,行氣利水.
主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泄瀉不止.
?。垡陨先借b別]
以上三方均為五苓散加減而成.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專淡滲利水,主治水濕內(nèi)停,小便不利諸證.胃苓湯系平胃散與五苓散合用,具有行氣利水,祛濕和胃之功,主要用于水濕內(nèi)盛的泄瀉,水腫,小便不利等.茵陳五苓散即五苓散加入倍量之茵陳,具有利濕清熱退黃作用,適用于黃疸病,屬于濕多熱少,小便不利者.
下是我從網(wǎng)上查的
你好:口臭可分為食源性的,病原性的,氣源性的,老年性的等;口臭口苦大多與肝膽胃火重或肝膽胃有濕熱或消化不良有關(guān).在平常除了要注意飲食以及口腔衛(wèi)生外,必須要吃一些含有清熱去火,具有排毒功能的藥品,餓如多吃蔬菜水果,烏梅脯含化等.最好采用中藥辨證治療,效果很好.你的情況考慮是由胃腸道疾患導(dǎo)致的,其常伴有腹瀉,噯氣酸腐,食后胃脹,使用刺激性食物加重等;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舌苔脈象,檢查結(jié)果詳加辨證治療;藥物治療的同時也要注意飲食規(guī)律,生活規(guī)律,適當(dāng)運動,心情愉悅.還是建議辨證治療.
溫馨提示:
適當(dāng)減輕勞動強度,防止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維持健康和延長壽命。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fēng)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shù)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fù)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